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T03 2023年7月21日
特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河工业园区:
向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区进发

向生态文明高地上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区进发!盛夏时节,伴着日夜轰鸣的机器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大步奔跑在产业转型的路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场场以绿色、智造、链条等为主题的“焕新”行动深入展开。

当镜头掠过该园区:一家家绿色工厂分布其间,一个个绿色低碳、降本扩能的设备不停运转,一辆辆满载原料、“高精尖”产品的货车络绎不绝。

鳞次栉比的楼宇、厂房,出现越来越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中复神鹰、亚洲硅业、天合光能、弗迪锂能等。

奋进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甘河工业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开发区各项决策部署和发展要求,全力以赴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区,在见事见人见思想见作风见行动中走在前作表率,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

全力以赴向新向绿

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荣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称号。

累计培育市场主体617户,其中工业企业1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产值达50亿元以上企业3家。

黄河鑫业成为全省首个登上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榜单的企业,填补了全省绿色供应链管理空白……

从量变到质变,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中高端,尽最大努力、干出更大实效!一项项可喜可贺的荣誉,一组组可观可感的数据,辉映着甘河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个创新高地建设、布局产业“新赛道”的有力实践。

从开年“新春第一会”谋定助企暖企春风行动路线,到抢抓机遇促发展、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紧盯项目、招商引资、抢前抓早,甘河工业园区全力以赴向新而行、向绿而行,把工业发展的使命牢牢扛在肩上,“稳”出高质量,“增”出新动能。上半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完成规上产值33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

碧蓝天空下,一个个标准化车间错落有致,粗细不一的银色管道在厂区内相互编织盘旋,在“绿电”驱动下各自忙碌,运转的循环水站奏响生产之歌……

“若不是有人介绍,很难想象甘河工业园区以前竟是傻大黑粗的模样。”第一次走进园区的小路感慨道。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何摆脱发展窘境,发挥自身优势,抢抓良好机遇,重塑人们对甘河工业园区的印象?

破旧赋新!紧抓“四地”建设和“双碳”发展机遇,加快现有设备工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做大做强有色金属、特色化工等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兴产业绿色发展、能源结构绿色转变,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是甘河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园区工业产值创历史新高的基础。

“2022年,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45亿元,同比增长9.4%,这是建园以来的最高水平。”甘河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企业好项目接踵而来

加强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储备、更新,重点谋划有色精深加工、光伏锂电配套、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等领域重点产业项目20余项。

成立光伏、锂电配套和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产业招商小组。

园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先后5次赴江苏、广东、浙江等地与18家重点企业开展招商活动,考察对接光伏胶膜、光伏支架、电子铜箔等一批重点项目……

起笔产业文章,甘河工业园区不仅聚力招引项目,更精心构建上下游生态。都市楼宇间、工厂车间里、招商引资谈判桌上,到处涌动着砥砺奋进的活力,工作人员马不停蹄的脚步,换来接踵而来的大企业、好项目。

“我们园区主要以有色金属及特色化工产业为主,必须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和结构优化,积极培育绿色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祁延鹏介绍。

在引进绿色产业的同时,园区大力实施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等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逐步降低。

据悉,截至目前,中复神鹰1.4万吨碳纤维、弗迪锂能六氟磷酸锂氟化锂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青海中昱100GW光伏配套热场复合材料等重点项目和黄河鑫业电解槽磷生铁浇铸及石墨化阴极节能技术改造等技改项目正在稳步建设;天合光能新能源产业项目、中科德方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争取早日落地形成有效投资。

助企纾困发展思路清晰

“怎样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打开产品销路?”“产品价格上不去怎么办?”……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相继抛出问题。

“能否充分优化资源配置,争取让我们的产品就地产、就地用?”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以及全球唯一一个单规模超过2万吨的全流程高性能碳纤维基地,中复神鹰正处于布局高端市场及产业领域的关键时期,企业将把自身发展与西宁优势相结合,将碳纤维建链育新与“五大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相结合,壮大产业集群,助推西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番讨论、研究,让广大企业大有可为,甘河工业园区发展思路逐渐清晰——以产业“四地”建设为抓手,开展新兴产业补链、支柱产业延链、数字经济强链行动,积极引进产业新赛道项目,帮助企业做强长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赢得未来。

今年以来,甘河工业园区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围绕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鼓励中复神鹰、百晟炭素、鑫豪铝业、苏锡铝业等重点企业进一步提升产量,培育鑫恒铝业等5家企业入规,稳定园区经济基本盘。

坚持把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园区领导班子+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络员)”工作机制,确定19名助企联络员包联46户企业。截至目前,累计深入企业150余次,平台梳理的42项问题(除园区事权范围以外流转至省市相关部门的9项问题外)均已解决。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兑现留抵退税1.83亿元,32户企业从中受益,减税降费(不含留抵退税)2.9亿元。成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现场签订意向性协议共计25.25亿元,达成意向授信额度共计45亿元。协调12家上下游企业完成产品对接67.71万吨,对接金额达86.63亿元;给予铝下游加工、铝液运输补贴881.4万元;完成进出口额5506万元。

协同构建全方位产业链 未来可期

“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产品基本实现当天出、当天销完”“全年订单的80%已签下长单”……今年2月,甘河工业园区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登上央视财经,产销两旺的新闻火遍全网。

亚洲硅业即将出炉的多晶硅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再切片、刻蚀、压印、镀膜,制成太阳能光伏板,将运至荒凉的戈壁架起“蓝色海浪”。

“一组组亮眼数字来之不易、令人感叹!”“一条条重要举措备受鼓舞、倍增信心!”“一次次高光时刻让我们信心更足、决心更坚!”……

忙生产赶订单、扩投资拓市场、谋创新促升级,随着一系列助企暖企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优质企业逐渐集聚,甘河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未来,该园区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在产业发展上发力、在减污降碳上出力、在绿色制造上用力,以更大担当和作为,推动区内产业链前后双向延伸,协同构建全方位“绿色”“现代”产业链,为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