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青洽会,走进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的“西宁元素”熠熠生辉。
穿城而过的南川河,郁郁葱葱的南北山,现代化街区唐道·637,以及中心广场上尽情舞蹈的西宁人,展馆里循环播放的宣传片中,款款而至的夏都西宁让人惊叹。
薄如蝉翼、细过发丝的铜箔,海外圈粉无数的IBC电池组件,与国产大型客机C919有些渊源的黑色黄金碳纤维,一个个高精尖“西宁造”将西宁重点产业浓缩到了展台上。
“原来‘西宁造’这么牛!”
“青洽会就像是一个‘广角镜’,在这里邂逅‘西宁元素’,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西宁、了解西宁。”
“现代、美丽、幸福,身处大西宁,我尤为自豪!”
“纳入精品好物、高新技术,随处可见的‘西宁元素’能够透视我们未来生活的美好样貌。”……
“西宁制造”惊艳嘉宾
火红太阳下,雄伟壮美的万里长城、层峦耸翠的树木,振翅高飞的大雁……青海综合展示区夏都西宁展区内,在灯光的映射下,一块采用枪刺工艺+传统藏毯雕花工艺制作,名为《伟大的祖国》的藏毯格外绚丽。
“你看,这块IBC电池组件与平常布满栅线的PERC组件不同,正面无栅线遮挡,正负电极被完全隐藏在了电池组件的背面,外观美观大方,可以应用的领域更广,谁能不爱呢?”作为光伏行业从业者的小刘感慨道。
“哇,这个碳纤维自行车好轻啊。大到飞机,小到球杆,说不定未来我们用的产品中就有‘西宁造’碳纤维。”市民楚净瑞骄傲地对妻子说。
从生产到生活,从技术到创新,从突破到唯一,致力于建设产业“四地”,积极打造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西宁奋力挺起“产业脊梁”,2022年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展会中,瞄准新能源、盐湖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特色农牧等优势产业,投来无数诚意满满的“橄榄枝”。
“西宁味道”四处飘香
光纤、智能机器人、沙棘籽油、智能艾灸仪、发酵冬虫夏草菌粉、萌芽黑青稞粉(袋装)……一个个饱含“西宁元素”的精品好物,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更加坚定了他们对未来西宁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妈妈,我想吃这个牛肉干。”
“我们的酸奶口感浓稠,你可以尝尝。”
“不加防腐剂,非转基因的青海土榨油,欢迎购买!”
来到第24届青洽会商品贸易区,“西宁味道”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跟着人群缓缓向前。尚未走近,就与一股浓郁的醋香味儿“撞”了个满怀。
湟源馨源醋业展位前,棕红的醋液顺着设计独特的景观陶罐流淌而下,工作人员正在讲述作为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湟源陈醋酿造过程,围观者发出一声声赞叹。
“山川不可望,静候旧时光”,西宁市博物馆让文创变身“潮玩”,一款青铜时代卡约文化铜鸟形铃,带你近距离感受关于西宁的卡约文化。
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种类丰富的农特产品、包装精美的纯净水……青洽会上,无处不在的“西宁元素”引发关注热议,“智慧”“绿色”“创造力”“硬实力”等成为热词。 (记者 樊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