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1 2023年7月25日
海南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汛一线的红色“守护者”

本报讯(特约记者 俄日措 通讯员 贵组宣)进入主汛期以来,贵德县多次出现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地质灾害。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常牧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志愿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风雨中逆行,在黑夜中坚守,筑起一道防汛救灾的“红色堤坝”,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常牧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防汛工作推进会,逐级压实防汛救灾责任,广泛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进一步充实28支540人防汛应急处突队伍,发动400余名党员投身防汛一线,落实党员包群众包保机制,包户到人240户720人,切实形成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

新建坪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被测定为省级地质灾害山体滑坡隐患点,危害性较大,潜在威胁群众23户81人。为确保安全度汛,镇党委政府科学划定安全范围,联合新建坪村党支部在村委会设置临时转移安置点9处,配套行军床、暖水壶等生活物资,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

近期受强降雨天气影响,镇域内发生不同程度的涵洞积水、道路中断等情况。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带头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重点区域监测排查制度,采取“5+2”“白加黑”工作方式,组织驻村干部、机关干部、网格员等实地开展“敲门行动”,切实做好农牧区危险地段群众山洪自救知识、紧急撤离准备等宣传教育,包段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再排查,争取抢在先、做在先、排查在先、转移在先,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留下任何一处隐患。截至目前,全镇共组织群众开展防汛转移避险应急演练25次,疏散转移群众40户72人、牲畜6369头(只)。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