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3年8月4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试先行,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你叫什么名字?你觉得这个平台方便吗?”“我叫王宇芸,我觉得这个平台很方便,为我们带来便利,帮我们解决问题,非常好。”通过城西区政务和公共服务手语翻译平台手语老师的即时在线手语翻译,记者同听力障碍残障人士实现了无障碍沟通。近年来,城西区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诉求,积极探索各项工作的创新思路和方法,打造高原城市高品质残疾人生活新标杆,不断推动残联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据介绍,为方便听力障碍残障人士无障碍沟通,城西区建设全省首批推动政务和公共服务手语翻译平台22个,通过“手语翻译中心+在线手语翻译服务平台终端”远程互联网视频的形式,为听力障碍残障人士提供即时在线手语翻译服务,真正解决听力障碍残障人士因为语言障碍无法平等共享公共服务的难题。同时,为辖区重度残疾群众采取集中就餐、送餐到户等方式提供送餐配餐服务,针对听障人士制作完善“爱老幸福食堂”残疾人扫码点餐服务平台,解决了重度残疾人无人照料、自理困难的吃饭难问题。截至目前,发放就餐卡974张,90余人享受送餐服务。通过医疗+康复的服务模式,为辖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成人康复、0岁—17岁残疾儿童康复、心理康复训练2200余人次。探索建立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维修、调试等优质服务,为800余名残疾人适配发放各类辅助器具,免费为康复机构配发了80余种300余件康复辅助器具,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90%。

此外,为方便市民们享受到快捷辅具共享服务,城西区在商业综合体、景区等公共服务场所建设7个全省首批“阳光辅具共享小屋”,为老弱病残孕及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快捷辅具共享服务600余次。依托“汇爱”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庇护工场,吸纳31家爱心企业入驻,安置16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为50名残疾人发放灵活就业残疾人交通补贴及创业扶持金7.2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