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日前,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申报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入选了财政部“十四五”期间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公示名单,其中涉及水利项目有西宁市湟水北岸海子沟重点小河流综合整治项目。该水利项目计划总工期为22个月,总投资9753万元,其中获得中央财政支持8881万元,市级配套资金872万元。
据悉,该项目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作为生命共同体,上中游通过河道疏浚、两岸生态护岸建设及涝池湿地生态修复,在防洪达标的基础上改善两岸生态环境,减少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实现项目区水生态功能提升;下游城区段通过排洪设施建设提高城区段防洪标准。将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使生态岸线得到恢复和保护,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据介绍,该项目计划今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控制云谷川、海子沟周边面源污染,削减污染负荷,使云谷川、海子沟流域水质向好发展,全面提升云谷川、海子沟水污染防治的综合能力,提高流域周边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此外,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为西宁市湟水河流域的支沟治理起到积累经验和示范的作用。
实施黄河上游青海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关键。下一步,市水务局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政治责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要求,促进水生态治理实现从由点到面、以用为主到“用治并举”的升级,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实施好生态修复项目,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为推动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水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