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以蜂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将我省打造成为西北乃至全国的蜂产业中心,力争到2035年建成‘中国蜜省’,全省蜂产业总产值达到百亿元。”这是记者日前从省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的。
浓稠丝滑的蜂浆顺着机器口流出,而后灌入瓶中,一罐罐蜂王浆半成品即将踏上远洋之路……走进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的青海新铠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仔细把关每一道生产环节。去年,该企业实现了出口金额45.72万美元,截至目前,10种蜂产品远销国外,在亚洲、欧洲等国家蜂产品市场稳占一席之地。
我省蜂产业历史悠久,作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一项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有着极为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全省现有油菜、苹果、梨、桃、杏、山花、枸杞、地椒等种植和野生蜜源植物600多万亩以上,理论载蜂量120万群以上,蜜源面积位居全国第10位,蜂产品总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二十分之一,位居全国第13位。因气候冷凉高寒、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使生长在这里的蜜源植物蜜汁营养成分高,被誉为高原“蜜库”。
“每年6月底至8月初在青海放蜂的外地蜂群46万群左右,年蜂产品总量25万吨左右,年蜂业总产值约30亿元。”省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全力打造百亿元蜂产业,我省实施蜜蜂养殖示范带动“三个一”工程,培育养殖规模百群以上养蜂户10000个,千群以上示范村100个,万群以上示范乡镇10个,扶持建设1个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和1个蜜蜂良种场项目,打造1个青海特色休闲旅游蜜蜂文化“蜂情小镇”和1个青藏高原蜂产业休闲旅游基地。争取建设国家蜂产业体系(青海)综合试验站,聘请专家团队,组建“专家+技术人员+养蜂大户”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标准体系建设、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和产品开拓等工作。
在提升“青海蜂蜜”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方面,组建蜂产品高端市场开拓团队,支持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深化蜂产品精深加工、蜂王浆冻干粉保健品加工、蜂蜜功能饮料制造、蜂胶保健品加工、蜂产品化妆品研发,遴选一批条件较好、观念先进的龙头企业建设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更好地带动我省养蜂业向标准化、规范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将蜂产业列入全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实施百亿元蜂产业发展战略》,到2030年建成西北地区的优质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生产基地和蜜蜂授粉示范基地,力争到2035年实现“百亿元蜂产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