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8 2023年8月18日
福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受预控到负责任
——《国家彩票》8月刊卷首语

彩票业在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三十多年如果要划分阶段的话,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般以电脑彩票上市作为分界点。这反映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政府被动地放弃了对彩票销量的管控。在预制票时期,彩票销量以制定销售额度的办法进行计划管控,电脑彩票上市后,彩票从预制变为“现”制,每年的销量无法提前计划,政府对彩票的额度管理就此成为历史。

彩票是捐的一种,捐与税收一样征募不能过度。早期的彩票是传统票和即开票,这两种票都是预制票,对预制票可以采取额度管理的办法,年销量是可以控制的,那时基本没有彩票市场过热的问题。

进入电脑彩票时代后,由于电脑票游戏不再是预制型,每期的具体销量很难准确预测,而且电脑彩票游戏和预制型彩票不同,电脑彩票开奖并不是最终意义上的结束,因为奖池资金是和后续销售相关联的,因此,彩票无法再采用发放额度管理的办法。而彩票游戏的娱乐性有可能使一些人沉溺其中,在购彩上过度投入,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当彩票销量暴增时,往往也可能是彩票负面问题彰显的时候。

电脑彩票上市后,彩票销量已无法预控。如果将之前彩票采取额度管理的时期比作计划经济时期的话,电脑彩票时代则可以被视作市场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彩票业的影响各有利弊——“计划经济”时期,彩票受额度管理,销量比较低,但负面作用并不明显;“市场经济”时期,彩票不再受额度制约,电脑彩票游戏的娱乐性也相对较强,综合因素作用下,彩票销量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是游戏博弈性带来的负面问题。监管部门适时对管理政策的调整,使彩票销量受到一定影响,甚至曾在短时间内出现负增长,但负增长的情况并未持续很久,很快就实现了止跌反弹。时不时蹿高的销量带给彩票人的不都是兴奋之感,也有隐隐的不安。

彩票作为募捐的一种,其规模必须适度,而彩票游戏的负面因素可能会导致彩票销售规模失控。当彩票销售规模无法预控之后,其基本上就由彩票游戏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彩票游戏的特性使彩票销售经常为“激情”所左右,彩票销量的增幅也经常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伴随“激情”的往往是彩票游戏博弈性的明显增强,而这正是引发彩票负面问题的根源。虽然博弈性有引发负面问题的可能,但彩票游戏不可能完全摈除博弈性。正常的社会应该有彩票的一席之地,让彩票在可控的范围内发展,使其既能满足公益金的募集需要,又能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这是政府与社会对彩票业的要求。

彩票业要在可控的条件下发展,额度管理失去效果后,只能通过抑制彩票市场过热来控制彩票的销售规模,开展负责任彩票工作是较为有效的措施。负责任彩票从游戏选择开始,一直到兑付中奖者奖金,不但贯穿彩票发行、销售的始终,而且辐射和彩票相关的各项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负责任彩票建设,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彩票的负面影响。彩票只有在负责任的前提下,才能安全健康地发展。

(摘自 国家彩票)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