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3年8月20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主题论坛聚焦国家公园建设
专家学者齐聚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

8月19日下午,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主题论坛之一旗舰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举行,副省长刘涛主持论坛。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院士和学者齐聚一堂,就旗舰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和经验体会进行了深度交流,阐明了一系列前瞻性、引领性的新理念新观点,智慧和观点在这里碰撞,思想和精神在这里交融,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交流经验 支招开方

你知道吗?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有5个,分别是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可这些国家公园都是如何被选中并建立的呢?它们的建立又有哪些意义呢?论坛一开始,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就围绕“我国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国家公园布局研究”作主旨演讲。他说,我国是个生物多样且丰富的国家,为了科学进行布局,研究员们按照科学性、国家代表性、原真性、完整性的原则布局,在全国建立国家公园,经过层层选拔和打分,最终有49个地方成为候选区,而第一批先设立了5个国家公园。在聆听了欧阳志云院长的分享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存资料。

旗舰物种是指某个物种对社会生态保护力量具有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可促进社会对物种保护的关注,是地区生态维护的代表物种,例如大熊猫、雪豹、雉类、长臂猿等。在随后的分享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分别围绕“国家公园建设对我国雉类保护作用”“熊猫与雪豹的旗舰作用”“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引领了热带雨林保护”进行主旨演讲,介绍了我国保护雉类、熊猫、雪豹、海南长臂猿等旗舰物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产、物种和生态系统三方面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只是保护动物还应该包括保护植物。对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研究员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题作主旨演讲,介绍了我国热带雨林的分布及研究方向、热带雨林受到干扰后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并号召大家共同保护热带雨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卫邦介绍了关于“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思考”,希望更多人关注珍稀濒危植物及多样性保护。

以案举例 清楚明了

论坛上,一些专家以案举例的演讲方式将论坛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围绕“乌拉圭生物多样性及其公众保护政策”这一主题作主旨演讲,演讲中他向与会学者专家介绍了乌拉圭的地理概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并就未来促进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保尔森基金会研究员唐瑞先用中文与现场学者和专家打招呼,随后以北京两种鸟类的研究为例子,介绍了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聆听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经验好做法介绍后,本土专家青海大学教授赵新全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物种保护创新及实践”作了演讲,他从三江源国家公园入手,具体讲解了公园内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技术体系,为其他公园提供了借鉴和好的经验。 (记者 一丁)

新看点!科技创新“帮忙”守护绿水青山

开展研讨、分享经验、聚焦热点……8月19日下午,作为本届国家公园论坛一大亮点的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主题论坛在西宁举办。

论坛配合本届国家公园论坛主题展览中的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展,对外展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作为行业新兴技术在当前资源管护、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森林草原防火等国家公园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论坛上,来自相关领域的8位顶尖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航天、航空、临近空间以及地面物联网先进技术在国家公园监测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应用前景作了充分交流研讨。

思想火花碰撞!

学者云集共谋国家公园监测

名家荟萃、学者云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杨立军教授围绕“国家公园空地协同智慧感知及监测预警体系”作了主旨演讲,分享了天空地监测先进技术,特别是推出临近空间飞艇这一新概念,又为国家公园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中国科学院空天院航遥中心副主任陈正超围绕“浮空器与AI技术服务于国家公园全域监测应用”作了主旨演讲,讲解系留气球、人工智能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家公园监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围绕“国家公园监测与生态感知系统”作了主旨演讲,分享了国家公园监测与生态感知先进技术,当日上午的开幕式中已发布了国家公园感知系统,下一步将面向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全面开放使用,促进国家公园监测智能化、管理智慧化、信息一体化、成果可视化。

论坛上,头脑风暴阵阵来袭,思想火花激情碰撞。“高通量卫星通信先进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地面通信未覆盖的偏远山区、高海拔地区、无人区对实时传输大流量数据的需求。”航天五院研究员王剑在演讲中说。“中国广电700M无线传输先进技术目前已经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验成功,实现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监测覆盖。”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涛在演讲中表示。

此外,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张怀清、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俞晖、俄勒冈州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克尔斯滕·格罗德·科尔维特(Kirsten Grorud- Colvert)分别围绕“国家公园数字孪生与元宇宙应用”“保护原生态 探索新路径 打造世界湿地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典范”“通过海洋保护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造福当地社区”作了主旨演讲。

全域看得见虎豹!

首批国家公园开通天空地监测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为了展现国家公园建设成效,加强国家公园管理,国家林草局党组决定采用最先进技术和装备,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国土空间、自然资源有效管控和智慧化管理。近年来,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三江源国家公园采用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实现了格拉丹东冰川等核心区的实时监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率先采用700M网络技术,实现了全域看得见虎豹、管得好国家公园的目标;大熊猫国家公园布设区域网络,收集了大量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活动资料;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智慧雨林,探明了海南长臂猿种群信息;武夷山国家公园实现了园区实时监测,提高了管控水平。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国家公园监测领域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推陈出新。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种卫星、飞艇、探空气球、无人机等航天航空设备在不同高度空域进行着遥感、通信和导航,地面通讯、雷达、传感器等组成了地面物联网实时感知、数字孪生、AI算法、智能可视化等新算法新技术,更加丰富了监测体系的实质内涵。将来,这些先进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 (记者 刘瑜)

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国家公园是最美国土,拥有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具有无与伦比的景观文化价值,是开展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的绝佳场所,承载着让全民共享大自然福利和展现生态文化的美好愿景和使命。8月19日下午,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全民共享和文化品牌塑造主题论坛举行。论坛邀请长期致力于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家公园文化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共同探讨推进国家公园全民共享和文化品牌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助力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建设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国家公园,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近年来,首批5个国家公园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全民共享和文化品牌塑造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国家公园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当前国家公园品牌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我们急需加强系统研究和实践,塑造好国家公园品牌,不断提升国家公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真正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同时让世界看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这张靓丽名片。”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公园艺术与设计中心主任潘鲁生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之需、塑造国家公园共有的文化品牌、传播国家公园独特的文化形象”方面,对国家公园文化品牌建设作

了深刻解读,为更加全面系统打造国家公园文化品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全面共建共享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一体、仁爱万物,生生不息等文化的生态理念,这也是我们今天塑造国家公园文化品牌、凝聚国家公园核心价值的基因和自信。”潘鲁生说。

与国家公园同行,共建生态文明

与国家公园同行,共建生态文明!“在气候环境急剧恶化,现代工业急剧扩张的今天,我们需要唤起人们的责任心,大家一同参与进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陈铎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深刻阐释了国家公园对于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国家公园文化体系的核心思想、战略指导方针和文化创作理念。陈铎说:“国家公园的建立不仅是我国生态事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将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介绍了在国家公园品牌特许经营中,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展望了国家公园品牌特许经营的广阔前景,为促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参考路径。苏杨说,国家公园的特色产品因为国家公园的价值而增值。要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制度化的绿色发展,使得社区与国家公园在市场条件下形成利益共同体,同时使社区和地方政府形成共抓大保护的生命共同体。

国家公园建设,必须谋长久功效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庄优波结合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实际,从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四个维度,分析了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内涵、意义、实现途径等,描绘了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景象。

“加强国家公园建设,必须着眼长远,谋长久功效,积极培养急需专门人才,构建和完善国家公园人才保障体系,为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学院院长徐基良围绕“建设人才新高地、赋能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演讲。解读了人才对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以及国家公园迫切需要的人才类型。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伟,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会长龙仁青等围绕“数字化时代下的国家公园品牌建设”“打造自然文学的‘青海现象’”等主题作主旨演讲,描绘了数字化时代下的国家公园品牌建设,介绍了生态文化对引导人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记者 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