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3年8月23日
国内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缺口大,这些冷专业热起来

“不需要很多人学,但总需要有人学。”李右溪对甲骨文专业“一见钟情”,毕业后依然坚持在这门“冷门绝学”里,做起了甲骨文科普短视频博主。

学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在我国已发现的大约4500个甲骨文单字中,仍有近2/3无法被释读,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最高10万元/字奖励破译人员。

就业市场上还有一些学着传统冷门专业的学生也意外备受青睐,成了“香饽饽”。

在河北师范大学今年举办的家政学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来自京津冀的36家单位一共提供了750余个就业岗位,岗位数是应届家政学专业毕业生人数的28.8倍。在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大多数焊接专业的毕业生手握多份Offer(录用通知)。

只谈热爱不足以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大学本科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右溪在古代汉语课程上第一次了解到了每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凭着极大的兴趣,李右溪选择了甲骨文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可没想到,这一专业“又难又冷门”。

她告诉记者:“刚开始都不认识‘字’,入门的书半天可能只能看一页,就算看懂字了,却不知道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读研阶段,李右溪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学习。

去过互联网公司工作,又重新拾起甲骨文专业,李右溪还是想“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领域。李右溪觉得,“学习甲骨文就像在‘破案’,一部古文字史就是一部中华远古科学技术文化史,里面可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学古文字真的是毕业即失业吗?”她在自己的短视频中回答了这一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一冷门专业虽然可以找的工作没有那么多,但少且稳定。”

不过,她也坦言,虽然竞争压力没有热门专业的大,“但薪资普遍偏低倒是真的,靠的主要就是热爱”。

年轻人开始依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择业,曾经的冷门专业“热”了起来。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参与发布的一份《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人文专业方向,学生最感兴趣的前3个专业分别是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

在深圳博物馆藏品保护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蔡明看来,近年来,一些考古类影视作品和相关纪录片的热播,带火了考古学专业。

考古学专业是一个需要“坐冷板凳”的专业,蔡明建议,“如果仅仅是受影视作品影响而报考是不成熟的,在考古一线工作需要吃苦与坚持”。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张春长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考古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仍迫在眉睫,特别是中高级职称人才是极度缺乏的,这一行业人才的缺口一时间难以得到填补”。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1340个,但从业人员仅有19.03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2757人,仅占6.7%;中级职称24129人,占12.7%。

他也观察到,大量考古文物机构特别是一些文物大省,都正在进行大范围招聘,并采取相应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文物考古事业。“‘十四五’期间,河北文物考古研究院扩充编制至180人,但在编人员仅有60余人,近几年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在张春长看来,考古学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中央、各级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博物馆、设有文博考古专业的高校、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文化旅游部门、美术馆、拍卖行、文物鉴定机构、文物商店、海关、出版社、报社等单位都是主要的就业去向,所以未来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广阔。”

面向国家所需、行业发展,冷门专业背后蕴含更大的人才市场需求

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专业前,陈洪英“完全没听说过”。在了解专业情况的家人建议下,她选择了这一专业。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她早早就拿到了Offer(录用通知)。

陈洪英和同学们经常会聊起“去哪里就业”的话题。在她看来,尽管专业名称“很冷”,就业选择却很多元。“可以选择船舶行业、航空航天、科技公司,也可以选择一些电子信息类专业对口的工作等。我收到五六份Offer都算数量少的。”

“虽然大家一听这个名字会比较陌生,但就业市场一点都不冷,供不应求。”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迟骋说,从国家战略需求来说,当下海洋领域人才缺口比较大,个人就业选择就更多了,“央企、国企、科研院所、高校、前沿科技企业等,都可以投递简历。”

“社会不断发展,行业发生变化,一些冷门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其实是在逐渐升温的,像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等在快速发展下,相关高端制造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张静说,既懂技术又懂智能化的人才是制造业的紧缺人才。

这一人才紧缺在焊接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焊工排名12名,连续3年上榜。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焊接专业教师杨淼森说,焊接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永久连接和密封连接的一项技术,用途非常广泛,既应用于航空航天、芯片制造、船舰制造等重大工程,生活中遇到大多数产品都可能需要用到焊接工艺。

由于每年焊接专业仅招一个班30人,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不成问题。“在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矿产、交通运输业等11个重要领域,新材料、先进能源、海洋技术、空天技术等8大前沿技术,以及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中,有超过一半的技术实现需要焊接人才的支持。因为抢手,他们的薪资水平也都比较高。” 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