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2日,日本政府宣布,将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根据计划,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将会持续至少30年。当天,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排放的详细步骤。按计划,排放前在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确认浓度降低到预想水平,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放射性物质)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京电力公司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时间表一经公布,就招致多方的强烈抗议与反对。日本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推进核污染水排海?
国际社会强烈反对
多国人士和媒体指出,日方行为极不负责、危害无穷,敦促其立即撤回排海决定。
8月22日下午,由多个韩国市民团体组成的“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和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分别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召开紧急记者会,抗议日本政府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
“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方面发表声明说,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无法得到专家确认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仍强推这一方案,这将破坏海洋环境、损害社会经济,给韩国和全世界带来负面影响,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撤回排海决定。
参加记者会的韩国市民团体“原子能安全和未来”代表李正允发言说:“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犯罪行为,强烈要求日本政府撤回该决定。日方应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并承诺将核污染水保管在陆地上。”
参加集会的市民手中高举“誓死反对(核污染水)排海”“大海不是日本的核垃圾场”“谴责杀死海洋的日本政府”等标语,面向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齐声高呼“(韩国)国民愤怒不安,立即撤回核污染水排海决定”等口号。
共同民主党“阻止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海对策委员会”顾问、国会议员禹元植在记者会上表示,海洋是人类的共同资源,水更是生命之源。日本政府最终确定了核污染水排海日期,不顾其他国家和民众的损失,只为自身利益,恶劣至极。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8月22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诺夫表示,日本计划将核污染水排海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反对。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8月22日援引专家观点报道说,日本政府“做出了错误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海是令人愤慨的行为,是对整个亚太地区人民人权的侵犯。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说,日本政府的决定是“灾难性的”。太平洋不只属于日本,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会持续很多年、影响多代人。“我们必须呼吁日本政府停止这一不负责任、错误、不道德且危险的计划。”
斐济优先党议员凯坦·拉尔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谴责日本政府的决定,指出核污染水排海将威胁包括斐济在内整个太平洋地区岛民的生计。他说,太平洋岛国人民曾经目睹核污染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我们不能坐视核阴影笼罩我们的海洋资源,不能让历史重演”,敦促日方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全球海域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有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受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全球海域,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两年多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余雯表示,日本核污染水净化处理装置的效率并不稳定。“它无法去除一些核素,对于所谓的能去除的核素,处理效率也不太稳定。在长达几十年的排海里,装置能不能一直稳定运行,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洋后,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人类身体健康将带来什么影响,也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核污染水排海的原因,东电公司宣称,福岛第一核电站面积有限,已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现有储水罐的137万吨储存容量将于今年秋季全部用完。而且,一旦发生大地震,大量核污染水存在泄漏风险,因此不得不对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净化、稀释处理后排放入海。
不过,有日本环保组织指出,核电站附近大量土地都因核泄漏而闲置,可以在核电站外拓展用地、增设储水罐。但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以需要大量时间沟通协调、需要更大工作量为由,拒绝了这一方案。
事实上,关于如何处置福岛核污染水,日本经济产业省曾提出地层注入、海洋排放、地下掩埋、蒸汽排放、氢气排放等5种方案。但最终日本却执意选择排污入海。并且,为了美化核污染水,日本还将放射性元素氚设计成吉祥物,发明了“处理水”这样的伪科学名词。
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或与能源战略有关
有分析认为,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与日本的能源战略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当前,在日本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接近90%,可再生能源占比仅有10%左右。为应对不断加剧的电力短缺问题,尽管曾经历过核电站事故的痛苦,日本政府仍在积极考虑重启核电站。
事实上,就任之初,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便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重启核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处理福岛的核污水就成了一个风向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认为,这也是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和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执意排海的原因之一。
“如果按照科学环保的标准来处理核污水,就是立了一个规则和标杆,今后如果出现类似核污染事故,都要按照这种高标准、高耗资、高安全的办法来处理,等于说阻遏了未来对核电的投资。”
同时,杨希雨也指出,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将开启一个恶劣的先例。
“自己的事故造成的后果,扔给全人类共有的环境去承担。今后,全球的环境,包括海洋环境、大气环境乃至人类生存环境都会面临潜在威胁。”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