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青见)8月29日,本报刊发了题为《市场改变规划经营环境变差》的报道,稿件一经刊发就引起了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视,8月31日,该公司对商户们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并就真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据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打造高原专业化、精品化、信息化现代农副产品交易流通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城投公司工作要求,西宁农商公司于2020年3月实施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二期)项目建设,202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分二期水果市场、肉食水产市场,总占地面积约208亩,其中水果市场占地105亩。集散中心二期的投入使用对于进一步充盈人民群众“菜篮子”“果盘子”,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流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集散中心一期水果区面积约69亩,设置固定商铺200个、车位238个;集散中心二期水果市场面积达105亩,设置固定商铺229间、车位278个,还专门配建了97个商户自用冷库和一个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集中公用冷库(预计10月中旬完成)。8月26日实施水果区商户整体搬迁后,二期水果区市场交易通道更加宽敞、设施设备更加完善、经营秩序更加有序、环境更加整洁,特别是市场内冷库存储资源紧缺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经营环境明显改善。”该负责人说。
2022年8月,西宁农商公司采用竞租方式对集散中心二期水果市场商铺及车位进行招商,明确依据商户缴纳竞租金的先后顺序安排商铺及车位(竞租金一部分为经营保证金,一部分为预交租金)。为满足商户的需求,有效保障招商工作顺利进行,公司多次组织水果经营商户座谈,充分听取商户意见建议,反复沟通确定招商方案,并得到广大商户的一致认可。
就报道中商户反映较为集中的关于“甲方承诺给苹果交易区50户商户硬化水泥路面,根据当时的规划,车位要建在距离水果板车区以南20米至30米处,实际车位并没有按照原先设计的图纸进行规划,而是修建到了距离水果板车区以南50米的位置”的问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招商时为50户商户确定的大致位置确实为水泥路面,但结合二期投入运营后的实际情况,公司为确保南侧商户铺位前交易通道畅通,按实际需要将该50户商户调整至非硬化路面摊位。调整位置后,公司充分预见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提前研究解决矛盾的预案。”
“目前已制定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组织商户回迁至水泥路面经营;二是对现有扩建区域进行路面硬化。针对上述方案,公司将按照‘积极妥善化解问题、兼顾市场经营环境’的原则,与商户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力争于9月15日之前解决商户诉求。”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