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4 2023年9月4日
视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精冰淇淋到底是酒还是冰淇淋

“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网红上线,酒精棒冰”“微醺,甜如蜜”……今年夏天,酒精冰淇淋成为社交新宠,一张张外包装上印着各类品牌酒的冰淇淋照片在朋友圈风靡,不少年轻人对此趋之若鹜,其中包括一些未成年人。

“孩子到底能不能吃酒精冰淇淋?”这成为很多家长的疑惑。记者近日随机采访北京、天津、湖南、山东等地数十位家长发现,他们均表示能接受酒精冰淇淋盛行,这是市场行为;但大多数人认为不应该让孩子轻易买到酒精冰淇淋吃,担心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还有家长吐槽:孩子小学附近的小卖部就有酒精冰淇淋卖。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根据2022年6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饮料酒术语和分类》,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即属于饮料酒。作为冷冻饮品的冰淇淋,如果其酒精度超过0.5%vol,则属于酒类饮品或食品,应当按照酒类法律法规制作和售卖,未成年人不能食用,商家也应适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禁止性规定。从保护未成年人角度出发,应进一步依法规范酒精冰淇淋的售卖行为。

酒精冰淇淋正热销

不少未成年人购买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品牌的酒精冰淇淋,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绍兴黄酒,以及日本清酒獭祭等,老牌冰淇淋厂家如马迭尔也推出了朗姆酒味冰棍,还有不少线下冰淇淋店自制网红酒精冰淇淋,虽然价格不菲,但颇受年轻人欢迎。

家住山东枣庄的小帅开学后上小学四年级,今年暑假他用自己零用钱买了多次酒精冰淇淋吃。在他看来,吃酒精冰淇淋是一件很酷的事,同学间还会交流吃不同种类酒精冰淇淋的感受,“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

记者来到北京朝阳一家网红意大利冰淇淋店,看到多名中学生模样的孩子正拿着冰淇淋在店门口拍照打卡。此时,店家推出的朗姆酒冰淇淋已经售罄,“卖得太好了,原料没了,明天再来吧”,服务员告诉记者,朗姆酒冰淇淋的配置是4千克冰淇淋含165克朗姆酒,“给孩子吃没问题,不会醉”。

对于未成年人食用酒精冰淇淋,家长们态度不一。受访者中,少数家长觉得孩子吃点没问题,来自山东枣庄的丁女士经常购买酒精冰淇淋,既自己吃也给12岁的孩子吃,“味道蛮好的,是时下一种潮流,里面也没含多少酒精,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的”。

而多数家长持质疑或反对态度。山东济南的张女士是一位10岁孩子的家长,她坚决反对孩子吃酒精冰淇淋:“我吃过一款酒精冰淇淋,酒味很重,感觉和少量喝酒没什么区别,小孩子哪能喝酒呢?”来自北京朝阳的初中生家长王女士说:“不会让孩子尝试酒精冰淇淋,感觉不安全,对孩子身体有影响,也担心孩子会因此对酒精上瘾。”

酒精含量标注不明

大多没有风险提示

那么,酒精冰淇淋中到底含有多少酒?它属于冰淇淋还是酒呢?

记者查看了近十款畅销酒精冰淇淋的外包装和线上销售的宣传页面,并咨询了其客服,发现只有茅台冰淇淋等少数标注了酒精含量,如茅台冰淇淋明确标注“添加2%的53%vol贵州茅台酒”;而大多数酒精冰淇淋并没有标注酒精含量,客服称为“微量”“少量”。

多位受访专家提出,含有酒精的冰淇淋应当标注酒精含量。酒精冰淇淋应视为食品安全许可目录中的其他酒类,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酒酿》对标签的规定,标注酒精含量。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酒精度数作为酒类饮品的核心要素,应当被消费者知悉。商家不标明酒精度数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步峰说。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飞律师告诉记者,我国《饮料酒术语和分类》把饮料酒定义为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故只要是酒精度在0.5%vol以上都属于酒,应当按照酒类商品进行管理和售卖,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

对于不少家长关注的未成年人能否少量食用酒精冰淇淋的问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宗兆婧给出了否定答案。

“未成年人的大脑皮层对酒精所致的损害,比成年人更敏感。对未成年人而言,最安全的方式是滴酒不沾。摄入含酒精的食品和饮料,同样是对酒精的摄入,所以不建议未成年人食用。”宗兆婧说,人们应该对生活中“隐藏的酒精”引起重视,食用前看清产品配料表,注意有无酒精标识,避免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发现,仅有茅台冰淇淋等少数此类商品在产品说明或宣传页面提示了风险,如茅台冰淇淋产品说明提示:茅台冰淇淋有一定酒精含量,未成年人、孕妇、酒精过敏者等请勿食用,驾车人士请慎食用。而大多数酒精冰淇淋未提示相关风险。

此外,记者在线上线下购买酒精冰淇淋时,店家也没有进行“商品包含酒精”“未成年人请勿食用”等相关提示。有一款酒精冰淇淋包装上印有“每支仅含0.5%的白酒,未成年人、孕妇、酒精过敏者请勿食用”的提示,但当记者以“家里有小学生,能买了尝下吗”询问商家,对方回复称“小学生可以少量食用”。

强化监管规范销售

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多位家长提出,避免未成年人接触酒精冰淇淋,还得从规范酒精冰淇淋售卖入手。“现在孩子都有零花钱,冰淇淋又是他们的最爱,且酒精冰淇淋外包装和广告都很吸引人,很难阻止孩子买来吃”“一些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都在卖酒精冰淇淋,家长哪能盯得住”,受访家长如是说。

对于中小学附近小卖部售卖酒精冰淇淋的现象,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小卖部此举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具有实质性损害。酒精度超过0.5%vol的饮品即属于饮料酒范畴,应适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禁止性规定。

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青少年法治素养家校协同培养基地负责人张力看来,即使是酒精度低于0.5%vol的酒精冰淇淋,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也应当禁止孩子接触、食用。

“这里的0.5%vol只是国家确定的宏观管制标准,它无法准确适用于酒精对个体未成年人的健康风险判断,一次性大量食用或长期食用酒精度低于0.5%vol的冰淇淋,也可能对未成年人健康形成累积损害。”张力说,不管酒精冰淇淋的酒精度是否高于0.5%vol,对未成年人而言,都应当提高警惕。

“相比纯酒类产品,酒精冰淇淋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更强,风险也更具隐蔽性,建议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线下线上出售酒精冰淇淋时,都得明确禁止未成年人购买。”李飞提出,应加强对酒精冰淇淋销售过程的监管,强化销售商的责任,要求销售商在显著位置设置“该产品含有酒精,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的标志或在销售时明确告知此信息,线上下单时,平台强制跳出风险提示。

张步峰认为,商家在售卖酒精冰淇淋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按照国家对于含乙醇类饮品的标签标准,在包装界面标明酒精浓度、“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产品含有酒精,未成年人、孕妇以及酒精过敏者勿食用”的提示。在商铺的显著位置贴上“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标识。

受访专家认为,家长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不食用酒精冰淇淋,这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家长对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的监护职责范畴。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