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3年9月6日
海西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这里品味不一样的“人间烟火味”

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以党建引领走融合发展之路。物流经济服务区的发展壮大是基于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等方面统筹发展工作机制,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巴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走产业振兴的道路,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农牧民群众的口袋鼓起来。在乡村沃土上,要有发现发展机遇的“中枢神经”,也要有能发展、会发展的“机体组织”。2021年,巴隆乡党委、政府依托109国道穿境而过的实际情况,找准发展路衍经济的机遇,通过多次谋划部署、听取民意,最终确定将托托村、三合村、清泉村、雅日哈图村的村集体发展资金投资建设巴隆乡109国道物流经济服务区一期项目。“以前我们村只能靠传统产业牛羊养殖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理想,现在我们在服务区有10套商铺和一套宾馆,已经全部租了出去,通过初步预算,今年我们的村集体经济能够突破100万元。”托托村党支部书记红宝说。

物流经济服务区的建设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让当地的农牧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路衍经济带来的红利。服务区建设后,为保障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决定优先考虑将服务区商铺出租给当地群众,同时考虑到服务区的长久发展和消费的多重选择,通过到村里找“土厨子”、到乡域外找“好厨子”,把本地的能人留下来,把外面的能人引进来,不断优化服务区商铺、饭店售卖种类及服务质量。同时,在服务区内打造集吃饭、健身、看书、按摩、洗浴于一体的“司机之家”,满足过往司机“能吃口热饭、喝口热水、洗个热水澡”的需求,真正让巴隆乡109国道物流经济服务区成为当地群众及过往司机路上的“暖风港”。

物流经济服务区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产业的带动、人才的流动,更要依靠组织的保障、文化的沉淀。巴隆乡党委、政府将在服务区内建设党建一条街,进一步宣传红色文化,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多方力量,凝聚形成村党支部、党员、商户、群众为一体的服务区发展治理合力。

今后,巴隆乡将继续着眼于路衍经济发展,建设集汽修、加水等为一体的巴隆乡109国道物流经济服务区二期项目,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国道经济”的红利惠及全乡农牧民群众,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约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马灵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