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拉藏 巴毛)在玉树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如同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在这里,有一群人,他们用匠心和智慧,承载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不断塑魂铸魄,推动着玉树非遗文化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朋措达杰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帕卓巴合作社的创办人之一,更是一位坚守在非遗传承道路上的匠人。帕卓巴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由玉树州玉树市甘宁村的12户人家共同创办,朋措达杰是其中的元老级人物之一。
8年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不仅把先祖们的技艺传承了下来,也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他们已经陆续扩建了三家分店及工作室。其中一家分店位于玉树市第一完全小学的正对面。
这是一间极具传统风情的店铺,与周边乳白色的墙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古色古香的木质牌匾,镌刻着“帕卓巴”三个大字。牌匾上的字迹清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历史。在这里漫步,仿佛能够忘记时间的流逝,沉浸在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中。
步入其中,店内陈设着的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尤其是牦牛羊毛绒编织品,每一件都凝聚着朋措达杰和其他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环保毛毡灯具、手工背包帽子等既有传统的风貌、也有现代实用价值,颇具民族特色且寓意深远的精美图案让众多的编织成品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顾客在这里不仅能够购买到心仪的商品,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玉树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号角的吹响,非遗文化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借着这股东风,帕卓巴合作社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朋措达杰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他说:“现在,我们的非遗文化已经‘活’起来了,但怎么‘火’起来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