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能量;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弘扬了心手相连民族情;一堂堂内容丰富的文化课程,培育了中华民族爱国情……走进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师生亲如一家,共同成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氛围格外浓厚。
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始建于1922年,是我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回族女子小学,女小的诞生,开创了回族女童教育的先河。一百年的风雨兼程、筚路蓝缕,在城东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近年来结合少数民族学生众多的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教学方式,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和而不同,弘毅博雅”的校园文化,营造了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氛围,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五育”并举,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教育教学双丰收。
1 党建品牌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扎根日常
学校以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目标,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党建+教育教学”“党建+师德建设”等“党建+”模式,努力推动党建和业务共同提升。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打造“民族团结党旗红”——新时代党建特色品牌,以品牌建设统领新时代学校全面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指示,将“石榴籽一家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形成了以“石榴籽+”为模式的办学特色,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双推进、同增强”,书写了新时代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进步新篇章。
●三大工程做优学习教育
实施“铸魂工程、素质提升、牵手共建”三大工程,推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优建强规范化、特色化、常态化工作机制。
“铸魂工程”即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强化红色主题教育引领,筑牢“三学型”(学习型校领导班子、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党员队伍)阵地,抓理论强素质,抓活动创特色,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3年,学校通过支部支委会、党员大会、主题党课,组织党员教师集中学习等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在前做在先,并牵头组织党建联盟开展了参观“两弹一星”红色基地、赴循化县红光村红色研学等主题党日活动。
“素质提升工程”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点从“带、导、促、赛”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强化党员教师能力建设,以多项激励+人文关怀举措激发教师在各项重大任务上主动作为、体现担当。
“牵手共建工程”即加强同所在社区、有关单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拓展活动深度力度,创建特色氛围。实施“牵手1+1”项目,进一步推动与清真巷街道团结社区党工委牵手共建活动,培养党员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锤炼高尚精神品质。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动员学生家庭积极参与,组织志愿者服务队,让社区、学校、家庭共同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美化社区和校园环境献智出力。2023年,学校继续举办“石榴籽”好声音微讲堂,通过合和博雅教师微讲堂、和美家风家长微讲堂、强国少年学生微讲堂三个层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渲染到校园方方面面,让“三大工程”实施有平台有抓手创造良好氛围。
2 特色活动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童心”
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作为全国、省、市、区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示范学校,长期以来,结合城东区民族团结先进区建设的工作部署,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紧密结合实际,研究确立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的办学思路。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及班级“石榴籽”中队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红领巾石榴籽好声音广播站和班队课对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另外学校精心开发了民族舞蹈操作为课间操予以推广,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3 中队文化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绽放亮点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结合学校的特色文化和实际情况,围绕班级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确立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所有中队都统称为“石榴籽”中队,十二个中队都以民族英雄或他们的精神命名。如二年级1班命名为“星辰中队”,他们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为学习楷模。二(1)班中队辅导员马婧老师讲述:“南方有仁东,追寻天星梦。孩子们觉得南仁东的这种精神值得让每个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追逐星辰的美好梦想,又能以南仁东为榜样激励孩子们勤奋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各班级创设特色中队文化角(一班一品展示角)展示基于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将红色班级文化渗透到班级每个角落,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4 丰富学生社团活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把社团活动打造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增长点,使学生初步形成某些特长,并不断提高学生在艺术、体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修养,学校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实际,开设了涵盖体育、艺术、科技、手工等方面,如皮影戏、茶艺、剪纸、武术、香包、葫芦丝、创客等16个社团。社团活动,扎实有效,培养了一批兴趣广泛、特长鲜明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树立了文化自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小手拉大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不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的各个方面,还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访活动,对家长大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相关活动,如亲子运动会、文艺活动、“石榴籽”中队文化展演、读书分享会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深入“童”心,更要走进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