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3 2023年9月14日
视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光玫瑰为何价格暴跌?

有着“葡萄中的爱马仕”之称的阳光玫瑰葡萄,凭借个大、味美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尽管最初上市价格高,但还是有人愿意为它买单。

近日,部分市民发现,这款曾经卖到每斤上百元的葡萄,如今最便宜的每斤10元左右,甚至还出现了积压滞销的情况。作为曾经的高端水果,为何降价幅度这么大?未来还会更便宜吗?

价格大跌

产品售价低至10元一斤

作为公认的优秀品种,阳光玫瑰实力的确过硬。口感上脆而多汁,给人蜂蜜甜入口的感觉,果皮不仅不涩,还可以直接带皮食用。除此之外,在商品性上它也有很独到的表现,不仅产量较高,在运输过程中还具有不爱落果、耐储运等优点。结合多方面的优势,商家、种植户以及消费者都很喜欢“阳光玫瑰”。

何女士家小区门口有不少水果摊、水果店。每年的夏秋季节,西瓜、葡萄等都是家人最爱的水果,因此几乎每天都会买上一些。“整体感觉今年水果比较便宜,尤其是阳光玫瑰葡萄,才卖十块钱一斤,这个价格在往年从来没买到过。”

“我刚买了一大串阳光玫瑰葡萄,居然只要33.8元!”何女士表示,原本以为价格这么便宜,品质或许没有之前的好,但品尝后发现并没有太大区别。

供大于求

从“白富美”到“平民化”

作为曾经的高端水果,为啥阳光玫瑰的降价幅度会这么大呢?

市场普遍认为,巨大需求下的种植面积扩大,是阳光玫瑰价格不断下调的主要原因。

根据农产品信息平台“一亩田”的数据,9月5日阳光玫瑰全国批发价为9元/斤。而几年前,阳光玫瑰初上市时,曾一度以几十元到上百元一斤的高价和火爆的销售情况震撼市场。在种植户眼中,它代表着发家致富的农业神话,甚至当时业内还流传着“五亩换大奔”的真实故事,面对这样的亩产值,在葡萄界可谓惊人。于是,在果商的推波助澜下,阳光玫瑰逐渐被推至高位,不少果农趁热加入,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近年来,阳光玫瑰葡萄从进口到本土化,已在我国不同省份试种成功,因此目前市面上多以国产为主,让这种“奢侈水果”不再神秘。

对于今年阳光玫瑰价格的下调,一家水果店的店长李子齐感觉尤为敏感,他认为“增产”是其价格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2016年阳光玫瑰全国的种植面积才几万亩,今年种植面积估计已超过120万亩。”不仅如此,阳光玫瑰生产大省云南、四川等地还在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部分地方还将一季种植改为两季种植。

李店长表示,有合作的经销商和自己聊天时说,不少种植户没有销售渠道,为了把货卖出去,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给收购商。对于阳光玫瑰的未来价格,李店长并不看好,“未来两年价格还会低迷。”目前有新高端葡萄品种种植面积在增加的趋势,像吉娜皇后、黑极光、黑光阳玫瑰等,这些或将成为未来几年的网红种植品种。

产量增加,价格回落,更多人在亲民的价格下品尝到阳光玫瑰,难道不是好事吗?记者在不少评论区发现,尽管许多人购买到了低价产品,享受到了福利,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口感不对”“没有之前好吃了”“以后不会再买了”。

增量也要增质

阳光玫瑰该如何发展?

“阳光玫瑰是经十余年大浪淘沙得到的优质品种,追求高品质才是长久之计。”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下,阳光玫瑰今年正迎来拐点。在面对今年价格萧条、业绩冷淡的情况下,已经有不少追求产量的种植户开始选择控产增质,一些果商也在改变,原先注重颗粒大、外观好看,现在更多地将口感以及小串型考虑在内。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甚至有不少本地果农会在阳光玫瑰成熟前摘下套袋,树下铺反光膜,让果皮呈金色,打造差异化优势。

神园葡萄创始人、我国“夏黑”“美人指”等品种的引种及推广命名人徐卫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的阳光玫瑰种植出现了一些问题,追逐品种红利,一味追求产量、外观、大果穗,最后导致它本来的香甜荡然无存。没有了能打动消费者的风味和口感,仅有一个“阳光玫瑰”的名字是没用的。“阳光玫瑰自由”也好,“车厘子自由”也罢,都意味着高端水果平民化,让更多大众能吃到优质的水果。但如果市民吃到了阳光玫瑰,却发现品质不好,那依然不叫“阳光玫瑰自由”。

一种植阳光玫瑰的果农厂厂主王立德表示,除了阳光玫瑰是外来品种外,历经86年的巨峰葡萄也是日本品种。好的巨峰葡萄依然受顾客喜爱,这就说明稳住品质,打好品牌,就能年年都有收益。“未来,阳光玫瑰还是要走中高端路线,踏踏实实地改善土壤、控制产量、安全生产,保证好品质,才能够走得更远。” 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