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是七尺男儿,却也铁骨铮铮!
焦峥——当这个名字被很多青海人听到并记住的时候,她正作为青海派出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奔赴疫区、挺身抗疫。
9月13日,采访焦峥的短短一上午,关于学医、关于抗疫、关于她和消化科的患者们,我们聊了很多,也无数次被这位漂亮、坚毅、有担当的年轻医生所感动。在焦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的精神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2020年除夕夜,看到电视上各方驰援武汉的画面时,焦峥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那个寒风刺骨的清晨,从主动请缨到出发驰援,焦峥瞒下父母,挥别年幼的儿子,义无反顾和其他队友一起踏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
在新洲区中医院七楼病区,由青海医疗队驰援医护人员组成的科室开始收治确证病例。等候时间长,确证患者病情重,情绪波动大,原本想第一天的排班最难,没想到却出现了医生护士抢着要值班的一幕。
“我来上,我经验丰富”“我来,我是党员”“我年轻我来,我已经在酒店穿好了尿不湿”……回想当初年老的汪医生、省四院的年轻男护士和自己抢着值班的那一幕时,焦峥依然激动不已。
12个小时换班值守,不能喝水、不能进食,防护服破洞就用胶带一层层贴住再穿,隔着玻璃用贴纸对话……那些无数次与病毒擦肩,无数次被患者信任、互相依靠的日子,每一幕都仿佛是在昨天,件件都牢记在焦峥的心中。
半个月后,父亲从报纸上看见了女儿焦峥的名字,才知道女儿参加了援鄂抗疫,万语千言只化作“保护自己、完成任务、不辱使命!”的短信叮嘱。
在武汉度过的52个日夜成为焦峥毕生难忘的日子,她说就如同父亲每每提起都无比自豪的军旅生涯一样,这一段经历也是属于她的宝贵财富和终生记忆。
选择从医 无怨无悔
重回岗位后,焦峥的身份又回到了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医生。
从2006年上班到现在,焦峥已经从医17年了。当初消化科主任问焦峥“消化科最脏,你一个女孩子能不能受得了”的时候,可能她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病人的粪便,病人排便困难家人都嫌弃时她要用手抠出……多年下来,当初没有想到的事情她都做得很顺手,在别人恶心犯呕吐的时候,她都能做到“没感觉”。“我们消化科的大夫鼻子都特别灵敏,闻到病人放屁带着血腥味,就知道需不需要复查。”焦峥笑着说。
2005年还只有22张床位,现在已经增加到了140张床位,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消化科逐渐成为全省知名的科室。对前沿医学极具预见性、被科室的人亲切地叫作“永动机”的张治民主治医生,他是焦峥从医路上的引路人和榜样。
“他是我一生的榜样!70岁的老人,总是学习不停滞,参加学术会绝对是听得最认真、笔记做得最好的一个。”焦峥说,从医路上,有一个医德高尚、奋斗不息的医学前辈引路很庆幸。
同事“讨厌” 患者喜爱
爱说爱笑、专业能力强的焦峥却说同事们“不喜欢她”,原因是焦峥管过的病人他们不好管。“他们说焦老师管过的病人不想管,焦老师把病人都‘宠’坏了!”“宠坏病人”其实就是患者对焦峥的认可。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焦峥铭记于心的名言。她说医学上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不多,除了尽力医治外,作为医生对于患者的帮助和安慰也很重要。
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肝硬化病人,焦峥认为病人脾气大,是因为反复治疗心情不好导致的,在她毫不介意亲手处理病人抽出的肝腹水、用手摸了病人肚子和几天没洗的脚后,这名别人眼中不好管的病人和她的家属成为和焦峥来往了十几年的朋友;每逢节日就会拿着几个苹果、一包瓜子花生在办公室外面等候,只为看一眼焦峥的80岁老奶奶;患者去世10年后,专门来医院看望焦峥的患者家属;一位因为怀孕错过最佳治疗期的胃癌患者,去北京重新检查后拿着一样的结果和治疗方案,重新回到焦峥的病房;还有被称为是焦峥的明星病人的患者,经过焦峥为他做的粒子植入治疗后,胃癌得到十几年良好控制,同村人一度以为是误诊了……
这些都是焦峥和她的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治病救人 甘愿牺牲
随着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焦峥这样的一线医生出省进修的机会增多了,在选择亚专业进修学习时,焦峥选择了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学习有辐射危险的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技术。
“我的一个科研还有一个论文都是关于植入治疗的,我们科的科研《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胃癌》获得了西宁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其他治疗肿瘤的方式对比,这种治疗方式病人痛苦少,副反应比较小,生存期也是比较理想的。”
一次装100颗粒子,一台手术下来辐射的危险可想而知。焦峥说:“总要有牺牲,这是职责,只要病人获益就值得!”
目前,因为工作调整,焦峥被安排到了医院质控科开展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依然没有落下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在不停地学习新的管理岗位的知识,很多人不愿意放弃正在上升期的医生生涯,但是焦峥调整自己心态的方式是:“如果自己真的能在医疗管理的方面有所作为,那么获益的除了自己的病人外,还有医院其他的病人,这样获益就会被放大,就值得。”
“治愈、帮助、安慰”沉甸甸的6个字,焦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在焦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医生对患者的体恤,对生命的挂牵。在繁重的医务工作中,她用温情去帮助病人,尽全力治疗疾病,排除、减少患者病痛,树立起“恪尽职守、担当奉献”的榜样力量,催人奋进。
焦峥,一个平凡却闪闪发亮的名字! (记者 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