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今天我现场参观了50多种常见药用植物,讲解员还讲了药用植物基本形态、野外生存状态以及基本药用价值,让我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市民高女士在参观完我市北山林场药用植物林下种植示范科普园后告诉记者。9月17日,以“加大生态科普力度 助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生态科普主题分会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西宁北山美丽园举行,活动现场综合宣传展示青海林草生态建设成果、动植物科普知识、西宁南北山绿化建设与保护成效等。
据了解,本次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的积极行动,也是展示我省林草多年建设和保护成效的重要契机。活动通过现场参观和自然体验,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我省生态特点、生态建设巨大成效,提升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认知认识和感受感悟,夯实科技兴国、自立自强的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助力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在全社会营造起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大美青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现场通过展板展示、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参观群众了解青海生态建设成效。同时,参观了药用植物林下种植示范科普园和西宁市北山林场自然教育馆,不仅让大家现场参观了多种常见药用植物,了解药用植物基本形态、野外生存状态以及基本药用价值,还让大家通过聆听讲解、观看标本和图片,了解以森林为主题的生态系统,认识森林动植物,提高对森林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此次科普宣传教育活动9月17日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25日,对生态环境保护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