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3年9月19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积极拓展
“两新”党建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 徐顺凯)创建“红色物业”、打造“夏都红骑手”、“党建链”赋能“产业链”……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两新”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笃行实干,老百姓的烦心事家门口解决

深入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着力推进党的建设、物业服务管理和基层治理的有机结合,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强化党组织对物业管理的职责,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建立党组织,扎实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两个覆盖”,形成基层物业服务融合共治。

建立社区居委会、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四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议事会,沟通解决常见矛盾问题,形成了业主提诉求、物业整改、业委会督查、社区汇报、街道“回头看”的“五步”工作模式。

成立全省首家红色物业党校,建立标准化的教学阵地,打造特色化的培训课程,开展专业化实训演练,着力加强物业企业从业人员党性意识和综合素质。创新“线下集中学习+线上同步直播”模式,推动老百姓“家门口”解决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基本实现“小纠纷不出小区、一般纠纷不出社区”的目标。

关心关爱,化身基层治理“好帮手”

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趋势,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格局,着力强化关心关爱,推动融入基层治理,形成“社会为我服务,我为社会尽责”的良性互动。

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牵头,市场监管、网信、交通、邮政、人社、工会及新业态头部企业等16家单位组成的“夏都红骑手”党建联盟,搭建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参与配合、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全链条、闭合式组织体系,建立“五联五融”工作机制(即:工作事项联议、组织体系联建、行业规范联育、服务平台联搭、志愿队伍联建;融入“工作合力圈”“区域党建圈”“融合发展圈”“资源共享圈”“基层治理圈”),不断加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培育打造“夏都红骑手”爱心驿站131个,组织动员115个爱心商家提供餐饮优惠、商品打折、免费急诊医疗等服务,在高德、百度、腾讯地图标注爱心驿站、爱心商家地址,通过骑手端APP随时关联推送。

出台《西宁市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事项清单》,从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困难救助、职业培训等16个方面用心用情解决后顾之忧。做好政策优化调整,先后征集到行业规范、劳动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问题建议10条,已全部得到落实。

凝“新”聚力,“企业要什么,我们做什么”

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先后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东川工业园区探索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以党建共同体凝聚产业链合作、创新、发展“最大公约数”。

坚持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在南川工业园建立1个章程、3个小组、2项制度、一揽子具体举措的“1+3+2+X”新模式汇聚合力,在东川工业园搭建1个链主、“X”个链上、“N”个拟培育党组织的“1+X+N”开放式组织体系带动发展,形成“固强补弱、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党建联盟工作格局,实现链条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党员统筹管理,为最大化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推行“企业点单、联盟接单”工作机制,选派233名助企联络员组成“帮办团”,与293家企业衔接,累计征集要素保障、用工服务、用地需求等各类问题363项。建立“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工作小组,深入企业一线、项目现场,宣讲推送国家和省市退税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协调解决人才专项培训、员工住宿需求、厂房维修等问题,切实推动“我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组建党建联盟“先锋服务队”,引导企业党员主动投身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公益服务等活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擦亮企业党建的“红色招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