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批行政办事员“持证上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建立区人大常委会议政督政顾问库,对基层工作进行把脉问诊;
打造城北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基地,推进全区中医康复能力提升……
一项项“微改革”“微创新”,催生了一个个新变化、新提升,走进西宁市城北区,宽阔整洁的街道、美丽宜居的小区、修葺一新的广场、景色幽雅的公园、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措施……在这里,人们感受着生活中的欣喜变化所带来的幸福感。
近年来,城北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凝聚形成了全区谋改革、促改革、抓改革的整体合力。三年间,共推出273项改革举措,“放管服”“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基层治理等改革工作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肯定。今年,城北区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多立足小改革、微改革,推出50项改革举措,汇集智慧齐力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发力的良好局面。
经济领域改革
激活发展动能
城北区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紧密聚焦全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推进政务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区29名工作人员成为全省首批“持证上岗”的政务服务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品质实现有效提升。深化科研活动激发经济动能,与南京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协议,研产协同服务公司和农畜牧业,高原浆果的复合型荷叶提取物保鲜剂研发中心项目已进入产品研发试验阶段。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前期“会商联审”制度,深入推进项目审批“破冰攻坚”。推进乡村重点项目落地力促乡村经济发展,试运营严小村夜市、汪家寨村文化美食广场2个项目,累计收入19万元。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后置许可证“专办”机制,注销与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业务实现即时审核,切实便利办事群众。持续贯彻落实省市教育、科技、应急救援、生态环境、公共文化等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安排教育、科技、应急救援、生态环境、公共文化领域预算47282万元。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提高金融对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西宁城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机制,制定党建工作类、监督保障、组织人员类等制度,公司管理运行进一步规范。
民主法治领域改革
增进民生福祉
城北区通过建立区人大常委会议政督政顾问库,在二十里铺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专家问诊室,对村(社区)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目标项目、基层治理等工作进行把脉问诊。建立并不断完善区政协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委员提案、活动、信息、履职情况等实时更新及时办理,已投入运行阶段。建立城北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在城北区法院二十里铺法庭挂牌成立城北区综合事项调解委员会派驻城北区人民法院“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深入青海国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西宁容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青海明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青海聚源物业有限公司,就地化解多起物业纠纷,实现“当场办、快速办”,诉源治理效果显著。探索企业合规考察机制,开展合规复查、巡回检察等工作,避免“虚假整改”“合规腐败”。出台全省首个《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决议》,检察建议“刚性”得以进一步落实。在青海大学试点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就业政策引导等服务,满足高校大学生的法律需求。
社会领域改革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探索平安市场“十户联防机制”,推行“商户联防”措施,以单点呼叫、多点联动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优化残疾证办理流程,全面提供帮办代办及上门办证服务,现已投入运行。在祁连路900号第一服装厂家属院推行“社区+物业+养老”试点,设立便民服务站,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深化“五育融合”,开展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区创建、满天星训练营、“筑梦杯”“炫梦杯”篮球赛等活动。建立城北区人社领域“对点联系、对岗服务”工作机制,推动“群众跑”变为“数据跑”“工作人员跑”走深走实。打造城北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基地,完成专门诊疗室建设及诊疗方案,推进全区中医康复能力提升,完成针灸推拿康复科建设。实施动火作业一线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计划,真正形成安全生产工作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建立“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柜台办结”综合柜员服务新模式,窗口工作人员“一窗通办”所有医保经办业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建立大堡子镇辖区“九小场所”亮牌管理新模式,完成晋家湾、宋家寨、严小村地区亮牌工作,构建小作坊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长效机制。
党的建设领域改革 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立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双督双促”督查落实机制,开展“红黄牌”前置预通报。健全完善整改培训、跟进监督、联审会签、回访督导四个闭环整改机制,对市委第一轮县区交叉巡察及区委第二轮巡察的9家单位整改方案共审核100余条相关建议。推进流动党员服务管理试点工作,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站(中心),实现流动党员管理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发挥职代会作用,在富康医药集团工会开展试点,解决职工休息休假、职工福利等问题,荣获“西宁市厂务公开示范单位”称号。
文化领域改革
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今年以来,城北区将“促进消费增长,提振信心”作为宣传重要主题,策划实施“趣浪城北”系列宣传活动8场次。实施城北之声智慧化广播系统及运营服务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全区435个“小喇叭”每日播放栏目工作日平均15条、节假日10条。做靓“石榴籽”品牌,辖区西海路社区和工具厂社区被命名为市级“社区石榴籽家园”。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充分挖掘辖区景区景点、学校周边、商业区及小区闲置用房,建设“空间更新+功能迭代+运营创新”三合一“北城书院”。
生态文明领域改革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山水簇拥的北川河湿地公园如今已成为市民争相游玩的打卡之地;闲时可聚,推窗见景,城区街角的公园、小游园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青山绿水环绕中的城北区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爆棚。
今年以来,城北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辖区空气优良率为93.2%,西钢桥朝阳桥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达90%;危险废物电子联单执行率达100%,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结果达到B级。
今后,城北区将继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改革谋发展之策、成创新之势,聚焦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城市管理、营商环境等群众关心关切关注的领域,推出更多务实可行、利民惠民的改革举措,为聚力建设“首善之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改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