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门宣)搭一顶帐篷、备一桌美食,成为不少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随着露营经济不断升温,海北州门源县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和人文优势,乘着“露营经济”新业态东风,培育“露营+”乡村旅游新业态模式,积极探索开展以“快进慢游、村景相融”为内涵的高原露营体系建设。
为积极探索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门源县积极抢抓露营“风口”,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适时开放了二塘沟、麻当沟、达隆沟等沟谷,因环境而兴起了鲁青园房车露营基地、“秘境麻当”露营基地群、塔龙滩村趣野乡村星空露营基地、舍子露营基地等一批露营休闲体验场所,备受游客青睐,一幅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轴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精彩呈现。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乡村旅游接待点75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29家,培育了“露营+自助烧烤”“露营+文化体验”“露营+篝火晚会”等露营旅游业态20余家。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0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30%,露营经济发展带动了乡村民宿、休闲农庄、农畜产品、户外运动等产业发展,成为当地农牧民进一步增收的新途径。
随着露营经济热度飙升,门源县因势利导,发挥苏吉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省级乡村旅游特色示范点带动作用,将露营与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景观、农牧业经营活动等有机衔接,积极培育生态养殖、旅游观光、民俗体验、野营露宿、研学基地、高原养生等多种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生态价值高效转化为经济驱动。同时,依托丰富的户外露营活动,带动周边景区人气及住宿、餐饮等消费,推动“露营+”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特别是照壁山景区通过“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旅游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周边村民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为周边村民提供餐饮、住宿、保洁等百余个就业岗位,并在山顶平台和索道停车场附近修建多个摊位,供村民加工销售特色美食、土特产、手工制作品等,鼓励引导周边群众发展特色露营经济,让群众在家门口吃好“旅游饭”,使乡村生态旅游成为鼓起群众钱袋子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