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3年10月22日
国内/体育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究竟还能不能做家教了?

10月15日起,《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落实“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则。其中明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审批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有偿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校外培训的,均属违规。记者了解到,自《办法》出台以来,有关大学生家教是否涉嫌违法的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那么,大学生还能做家教吗?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应如何加以引导?

现象

部分高校叫停家教勤工助学 有学生坚持有学生放弃

自从“双减”政策出台以来,部分高校已停止了家教中介方面的业务。2021年8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家教中心发布《关于在“双减”政策下的整改通知及退费公告》,宣布将终止相关业务。而今年10月14日,在《办法》生效的前一天,华南师范大学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也宣布,10月15日起暂停个人委托类勤工助学业务。实际上,“个人委托类”业务大多为家教信息的发布。

一系列举措意味着高校开始将“家教”排除在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之外。然而,还有一些同学不打算放弃。

就读于广东某高校师范专业且正在从事家教工作的大三学生小胜(化名),虽然从社交平台了解到《办法》,但她并不打算就此放弃做家教。于她而言,做家教不仅能补足她的生活费,还能提高她对教材和课程的熟悉度、巩固师范技能;此外,她也与学生之间建立了颇为深厚的感情。广东某高校大学生梦筌(化名)则因前期与家教机构签订了合同,再加上认为“目前好像也没有非常严格的处罚措施”,还是决定继续完成合约规定的共计60小时的家教工作。

《办法》的颁布实施会否对家教供需产生影响?某家教中介向记者透露,这两个月来家教接单人数没有太大变化,目前《办法》并未对家教接单造成实质性影响。

一些大学生选择继续兼职当家教,一些大学生则在了解到《办法》之后选择了放弃。广东某师范院校大学生泳湘(化名)就在10月8日结束了家教工作,原因是“知道做家教可能会被罚”。福建某高校大学生王鑫(化名)在《办法》生效前一天完成了最后一次家教,听说“做家教违法,罚金不低”,她与身边3名同学都停止了家教工作。

朱女士的孩子正在广州上高二,《办法》生效后,她身边仍有不少家长在请大学生家教。“大学生家教相比起培训机构的收费低不少,对于有需要的家庭来说还是很友好的。”她认为大学生做家教对双方都有好处,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通过做家教获得收入,减轻家庭负担;有需求的家庭则能以较低的经济成本,找到合适的大学生家教来指导自家孩子学习。

说法

传统的大学生家教或不合法 开展校外培训须经审批

那么,《办法》施行后,大学生做家教是否真的违法?记者采访了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广州市行政争议调解员马新国律师。

马新国介绍,根据《办法》,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家教,即大学生去到学生家里给学生进行“一对一”学科类补课这一行为,是被禁止的。大学生若未经审批进行家教活动,会面临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止招收学员;责令停止举办;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但大学生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这一行为仍然是合法的。此外,家长为大学生提供场地补课算违法。根据《办法》第十九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违法校外培训活动的情况存在,仍为其开展校外培训提供场所的,将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将被警告或者通报批评。”马新国说。

不少人也关心,往后,如果大学生在做家教的过程中,遇到诈骗、家长不依约付费甚至人身安全风险时,还能否理直气壮维护自身权益?马新国表示,若是违法培训,所得的财产也不受法律保护。但是,在违法培训中遇到诈骗、人身安全风险时,仍然可以报警,施害人员构成犯罪的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若是家教培训被认定违法并被行政处罚,可以要求听证,行使陈述权、申辩权。如果认为处罚不合法,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马新国补充道。

业内人士任军(化名)认为,作为一部“暂行”的行政法规,《办法》可能还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比如对于“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定义、对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况的定义等等,还存在着一些模糊地带。此外,实际的监管也存在一定难度。例如,大学生家教通常是“一对一”,面广分散又隐蔽,如何获得其违法行为的确凿证据?在取证过程中如何保护家教对象的隐私?在处罚方面,如果查到大学生做家教,是处罚大学生还是处罚家长?该罚多少钱?作为学生来说,是否可以承受高额罚款?

观点

新规旨在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对于大学生家教应疏导结合

《办法》将对大学生家教产生哪些影响?“《办法》对培训机构、家长,以及一些从事校外培训的自然人,例如大学生家教等,是有积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的。”任军说,“《办法》的重要意义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更多的是通过法治方式深化校外培训治理,提升校外培训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合规者受到保护,保障‘双减’改革不断取得实效。”

“做家教是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获得教学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通过家教活动,他们能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应用和实践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锻炼教学和沟通能力。”全国青联委员卢宇认为,若全面禁止大学生从事学科类的教培工作,他们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实践渠道,这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经济状况,也可能削弱他们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这对于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尤为不利。”

在卢宇看来,可探索通过将大学生家教适当纳入课后服务体系等方式,实现其合规化。

“对于大学生家教应当疏堵结合,引导为主。”任军认为,对于大学生家教,一方面要按照法律法规,对确认有违法行为的大学生家教依法查处,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双减”精神,对于一些收费不高的大学生家教以及轻微违法的大学生家教加强引导和教育。此外,高校也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开辟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求学、无忧求学。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