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资者全部赎回公司的基金份额。”近日,深圳一家小型私募给持有人的信引发轩然大波。在沪指失守3000点之际,可以看到各种观点的极限割裂与撕扯,悲观与乐观空前交织。
有人极度悲观,就有人极度乐观。市场的底部区间往往弥漫着悲观的论调,但这时候恰恰也是收集筹码的最好时机。绩优基金放开限购,机构积极参与自购,更有基金经理“把剩下的子弹都打完了”,明确表达抄底的决心。
何时见底?何时迎来曙光?相信答案就在不远处。
市场情绪临近低点
上周五,上证指数年内首次失守3000点大关。当市场再一次到达低点,投资者情绪也临近低点。从8月25日沪指达到3053点之后,利好政策层出不穷。无论是印花税的下调,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还是减缓IPO、再融资,规范量化交易,或者是规范大股东减持,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再到汇金增持。政策给予的是不断清晰的信号,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现实由此割裂。
上周,深圳一家小型私募机构“鼎泰公司”给持有人的信彻底刷屏。信中称,无论国内乃至世界的政经环境,眼前均面临前所未见的巨大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无可能独善其身。保守的投资者实在没必要留守在波动风险最大的资本市场,“建议投资者全部赎回公司的基金份额”。今年四季度可能有小幅反弹行情,公司争取在顶部将所有头寸变现,各位投资人可根据自身判断提出赎回。
尽管随后鼎泰公司发布道歉声明称,“信中涉及市场观点的言论为公司个别人员的看法。目前公司所管理的产品总体表现稳健,但没有符合客户赚取超额收益的预期,公司因此存在较大压力,故与投资者沟通暂时赎回份额,以便调整投资节奏。本公司长期看好资本市场前景,计划通过空档期,进一步加强并夯实团队建设和基础研究,等待机会的出现积极入场。”不过,前述给持有人的信还是引发了轩然大波。
近期还有消息称,一家知名百亿主观私募表示,对现在的市场看不懂也不会做,建议投资者把主动管理基金改配量化,该基金经理称,现在这个市场他“不懂”“不明白”“不会做”了。因此,被市场调侃“量化已经把主观打倒了,主观已经投降”。私募大V董宝珍掌舵的北京凌通盛泰更是发出“在3000点的申明和呼吁”称,只有外部资金能够强有力地扭转困难局面,否则盘内日益严重的悲观情绪会加速螺旋式下跌。
从普通投资者来看,悲观情绪或许更加极致。在社交媒体上一份“目前你会考虑入市吗”的问卷调查中,超过七成的投资者选择“不考虑”,一成投资者还未有结论,能坚定入市的不足两成。
投资机会显现
有人极度悲观,就有人极度乐观。市场的底部区间往往弥漫着悲观的论调,但这时候恰恰也是收集筹码的最好时机。
半夏投资李蓓关于“A股大概率有超越5年一遇级别的牛市”的观点近期登上微博热搜。她在最新的9月月报中表示,中国经济本身已经悄然企稳,随着各种政策的落地,后续经济和企业盈利的进一步回升也是应有之义,但市场的走势弱于预期,主要原因在于最大的卖出力量还是外资。她认为解决之道只有靠时间来消化,需要等到他们卖完。
回到A股市场,李蓓表示,其分析框架一直是中长期看经济周期位置,中短期看三因子模型。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地产大周期出清基本完成,全球产能投资上升大周期刚两年,本轮产业升级中国是相对成功的,新能源、汽车、机械、化工等,在国际上处于相对优势的位置,比欧洲和日韩的情况更好,产业角度未来十年看好。从中短期看,中国利率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最低,社融企稳回升,企业盈利回升,风险偏好位于历史最低点附近,是最好的买点。
李蓓强调,无论中长期,还是中短期当前都应该看好中国股市。而且,因为当前是中长期和中短期共振的底部,而不仅仅是小周期底部,将来的这一轮中国股市牛市行情的级别,是会超过过去的二三轮小牛市的,大概率超越5年一遇的级别,可能是10年甚至20年一遇的级别。
除了公开表达乐观的观点,更多基金经理开始以真金白银表态。
“把剩下的子弹都打完了,反而一身轻松,闪了,一年以后回顾这条博文。”嘉越投资总监吴悦风10月19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
10月18日,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欧瑞博”)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中欧瑞博将于近期使用自有资金合计1000万元,投资旗下正在发行募集的新产品,在产品运作期间长期持有。
此前,知名私募机构林园投资也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以及对旗下基金产品的充分信心,林园投资人或实控人林园本人将跟投公司旗下所有产品新增净申购额的20%。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