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20年历史的啤酒行业龙头青岛啤酒,近日深陷舆论风波之中。
■ 10月20日,一则“青岛啤酒三厂有工人在原料仓小便”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愤怒和质疑。
■ 当天晚间,青岛啤酒在微博上发布情况说明称,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目前,该批麦芽已经全部封存。
■ 10月23日,青岛啤酒开盘大跌,早盘低开6.77%,盘中触及75元低点,较年内最高点125.65元跌去四成。24日,青岛啤酒再跌2.83%,收报78.5元。
业绩盈利能力,落后于同行
根据青岛啤酒最近的企业财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92亿元,同比提升12.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26亿元,同比提升20.11%。
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产品销量502.3万千升,同比增长6.5%。其中,青岛啤酒主品牌共实现产品销量281.2万千升,同比增长8.2%。
不难看出,今年上半年,青岛啤酒在“量”上确实实现了较大的提升。不过,从“价”上来看,目前青岛啤酒仍主要以次高端以及中端产品为主。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市场青岛啤酒的热销产品主要是6元-8元的次高端产品(包括“纯生”与“1903”)以及5元-6元中端产品(“经典”),而8元以上的高端及以上产品对营收的贡献相对较小。
较低的单价,也让青岛啤酒的毛利率与净利率都维持在行业的一个较低水平。
与国内几家知名啤酒企业对比,财报显示,2022年重庆啤酒、百威亚太、珠江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的毛利率分别为50.48%、50.02%、42.44%、38.46%、37.44%;而青岛啤酒2022年毛利率为36.85%,在几家啤酒企业中排在最后。
从净利率来看,2022年重庆啤酒、百威亚太、华润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的净利率分别为18.43%、14.65%、12.34%、12.29%、11.83%、4.16%,在以上啤酒企业中青岛啤酒的净利率仅高于燕京啤酒,在行业中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成本压力增大,原材料上涨超10%
从原材料角度,据了解,啤酒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包装物、原材料、其他材料。包装成本主要受玻璃瓶、易拉罐及瓦楞纸等价格的影响;原材料主要受大麦、大米等价格影响。
啤酒企业向上议价能力整体较弱,对主要材料的价格波动较为敏感,原材料等成本会给啤酒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目前我国大麦主要依靠进口,2022年中国大麦进口量占全球大麦总进口量的30.5%,是全球大麦进口最多的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大麦576万吨,同比减少53.8%,总值约135亿元,同比减少41.1%。而大麦进口均价约为343美元/吨,同比上涨了20%。
2022年大麦价格的升高,增加了啤酒的生产压力。
年报显示,青岛啤酒2022年的原材料成本增长了10.6%,超过133亿元,这是青岛啤酒原材料成本时隔多年首次出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今年上半年,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青岛啤酒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02%,公司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因销量增加、原料价格上涨及品种结构优化所致。
青岛啤酒之变
青岛啤酒近期的财务数据显示,作为国内啤酒头部品牌,青岛啤酒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与长期挑战,企业亦在进行新领域与新赛道的突围。
1.高端化转型 面临持续挑战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近年来“高端化领域”已经成为了各家企业的必争之地。
青岛啤酒也不例外,近年来青岛啤酒持续推出了 “一世传奇、百年鸿运、百年之旅、琥珀拉格、青岛啤酒IPA、鸿运当头、经典1903、 桶装原浆啤酒”等一系列具有超高端、高端新产品,加速了青岛啤酒的高端化进程。
同时,目前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等国内啤酒品牌也纷纷押注高端啤酒,竞争十分激烈。
从目前高端市场份额来看,根据华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在我国高端啤酒市场中,百威占据了40.01%的市场份额,嘉士伯占据18.23%;青岛啤酒仅为6.72%,在高端市场未占据市场主导权。
总的来说,在国内的高端啤酒市场上,青岛啤酒并不占优势,而如今高端化市场又早已成为各家必争之地,青岛啤酒的高端布局恐怕同样面临较大挑战。
2.威士忌新赛道 投资回报期漫长
“高端化”的同时,青岛啤酒开始布局威士忌业务。
日前,青岛啤酒五厂正在落地新建一个啤酒基地,总投资50亿元。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将融合高端啤酒及文旅于一体,同时还包括威士忌生产业务。
不只青岛啤酒,包括燕京啤酒以及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洋河、郎酒等多家白酒巨头,也已开始布局威士忌或正在为其作准备,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国内酒企而言,入局威士忌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威士忌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了解、喜欢威士忌的消费者不多,专业从业人员也面临巨大缺口。并且,中国威士忌市场目前以国外品牌为主,形成了一定固有认知。
其次,在中国的酒水消费市场,威士忌产品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也有潜在发展空间,但和占据优势地位的白酒、啤酒、葡萄酒相比,差距仍然巨大,目前还只能算是小众酒水市场。
另外,威士忌生产项目投资回报期较长,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其最低陈年年限都有一定要求。比如苏格兰、爱尔兰和加拿大威士忌,最年轻的基酒必须在橡木桶中存放3年以上,但更普遍的看法在橡木桶中陈化8年以上的威士忌才算及格。这也意味着,想要投资威士忌就必须做好超长投资的准备。百润股份就曾在公告中表示,威士忌项目含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长达10.48年,显然,这背后需要酒企有超强的耐心和实力。
深陷舆论风波的青岛啤酒,是否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新赛道”突围,尚不明朗。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