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弘靓)10月27日,记者从省地震局召开的新闻媒体咨询会上获悉,目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青海子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在开展3个月的试运行后,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计划年底前投入正式运行。正式运行后,将实现全省地震烈度速报和省内重点预警区地震预警功能,为省内重点预警区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据悉,该项目于2018年获批,项目建设周期5年,建设内容包括地震预警监测系统、通信网络与信息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等,主要为建设464个台站,组成台站观测系统;建设覆盖8个市(州)的行业通信网络系统;建设一个Ⅰ类数据处理系统;建设一个由省级紧急地震信息服务发布平台,6个市(州)信息转发平台,在政府、学校等部署68个信息接收终端组成的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一个省级技术支持与保障的技术系统。
受项目建设规模的限制,我省地震预警系统的重点预警区域主要为省内东部人口较密集地区,地震预警信息服务主要通过预警终端来发送,在重点预警区内,省地震局在西宁市的10个示范单位及西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等地的58所示范学校布设了预警终端,正式运行后,示范单位和示范学校可以通过该终端获取地震预警信息。
近期,省地震局正在开展广电、电信机顶盒预警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建设完成后,社会公众可通过电视及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并于后期进一步拓展省内地震预警覆盖区域及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服务于我省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