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10月31日,记者从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来,我省林业站工作逐步加强,生态护林员的作用日益发挥,全省282个乡镇林业站、近15万名生态护林员,切实发挥各自职责,在高质量推动林草各项工作中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开创了林业建设发展新局面。
据介绍,今年本底调查数据显示,全省乡镇林业站有85个,其中独立设站20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林业站牌子65个。“十四五”以来,17个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完成。会同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认真履行生态护林员选(续)聘程序及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十四五”以来选(续)聘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57012人次,确保了管护队伍稳定,有效巩固生态脱贫成果。
同时,我省实现统一规范名称、统一数据归口、统一信息联动“三个统一”,按照“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制度、职责、考核、能力、保障以及网格划定和信息联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强生态管护资金使用监管,严格落实惠民惠农补贴发放政策,“十四五”以来发放脱贫人口生态管护劳务报酬5.7亿元,确保6万多群众稳定增收。
此外,还将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和国有林护林员、非国有林护林员、草管员、湿地管护员全口径纳入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录入率39%、巡护上线率13.3%。重点加强生态护林员安全防护、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林草防火等基础知识及实用技术培训。今年9月还联合中国人寿财产保险青海分公司在班玛县、久治县、玛可河林业局捐赠价值46.15万元的有害生物、防火器械等,为一线生态护林员捐赠巡护服7530套,向1607名生态护林员提供风险保障金1.93亿元,为生态护林员提供了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