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2 2023年11月2日
果洛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本报讯(通讯员 玛多宣)近年来,玛多县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民生导向全力推进生态建设,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以黄河源头治理为核心,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切实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近年来,玛多县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管护的要求,全面落实生态管护“一户一岗”政策,3142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年人均增收2.16万元。构建“六位一体”生态保护模式,组建4个乡镇管护站、27个村级管护队和190个管护分队,形成“点成线、网成面”的管理体系,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成为生态保护的“主力军”。通过实施三江源二期工程、退牧还草、退化草原人工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玛多县累计完成黑土滩治理134万亩,黑土坡治理5万亩,退化草地改良55万亩,沙漠化防治99万亩,重点沼泽湿地保护50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控5400万亩,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玛多县位列青海省6个“生态环境质量变好”县之一。截至目前,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较历史最小值明显增大,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现县域内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56.3%,黄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此外,玛多县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据统计,从2016年至2022年,全县累计发放草原补助奖励资金9.17亿元,户均增收23.97万元,人均增收6.56万元。玛多县还探索开展“社区+市场+政府”的生态体验模式,组织40名牧民群众参加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解说培训工作,接待访客222人次,采购社区服务47.25万元,带动牧民220人次,人均获利2148元,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