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3年11月16日
国内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11月8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

记者注意到,被移出老字号名录的主要是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品牌。

55个被移出 73个被要求整改

《通知》中提到,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

根据《通知》,55个没有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的品牌中,包含稻香村、冠生园、西湖牌、北京华女、天津稻香村、山西宝兴善、内蒙古大盛魁、大连群英楼、黑龙江正阳河、山东泰康、河南双鱼、广东琳琅、重庆冠生园、云南禄丰、陕西秦川、宁夏敬义泰等。

中华老字号认定标准究竟是什么

中华老字号是中国世代传承品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

中华老字号指的是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据201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认定的《“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中显示,中华老字号的认定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有关单位(企业或组织)。

认定条件有以下七条:

1.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

2.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

3.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4.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

5.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6.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7.国内资本及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991年进行的评定中,全中国有1600余家老字号企业被授牌。

2006年,商务部认定首批430家企业(品牌)为“中华老字号”。2011年3月,商务部印发了《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名录。

老字号如何在传承中发展创新

提到“中华老字号”,大多数人脑海中想到的都是传承、老牌、国货,“中华老字号”在很大程度上是国人对于国货品牌的一种认证方式。因为它不仅代表着国产品牌,更是时间的沉淀和品质的象征。

近年来,国家对老字号企业在政策层面更是加大了支持力度。作为老字号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7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老字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化老字号企业产权改革,推动老字号积极对接资本市场等八项具体任务。

2018年,商务部关于《中华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建立中华老字号动态管理机制。

商务部等部门于2023年1月6日联合印发的《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中指出,中华老字号品牌创立时间在50年(含)以上,《办法》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引领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提振发展信心,加快品牌培育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1月9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说,2022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实现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近7成企业实现盈利。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发展势头良好。

至于未来老字号如何更长期地发展,其实许多企业家已经给出了答案。

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会长黄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建议:作为老字号企业,要从两方面进行品牌焕新:一是在技艺上进行传承创新。不仅要传承传统工艺,也要创新技艺,从工艺技术角度跟上时代步伐;二是在运行模式上进行创新。如在企业管理上,要创新管理模式,更好地把握市场。在营销方式上,贴近当下年轻的消费市场,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技术创新和管理营销模式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老字号企业焕新。

陕西著名文化学者、非遗专家傅功振在首届西安老字号非遗美食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中也提到,顺应时代,老字号餐饮如何再生发展?一是贴近民生,走进年轻人的心灵;二是主动坚守,确保传承原汁原味;三是活化文化资源;四是丰富饮食品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最大需求。

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