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3年11月26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擅自破坏火灾现场,违法

火灾案发现场,是所有证据的来源地,任何一项证据的取得,都与案发现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擅自破坏火灾现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案例:2023年7月,玉林市玉州区中秀路一仓库发生火灾,火灾扑救后,消防部门依法对现场进行封闭,并告知当事人火灾现场已经张贴《封闭火灾现场公告》和设立警戒线,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和破坏火灾现场。然而就在火灾发生的第三天,消防员再次进入现场勘验时,发现火场的原始状态已遭破坏,现场烧毁的火灾残骸有一部分已被清理,给火灾原因调查带来了很大困难。经核查,系房东蔡某在火灾现场被依法封闭的情况下,擅自组织挖掘机及工人清理火灾现场,清理、移动火灾现场物品,导致火灾现场被破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五项规定: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目前,消防部门已将相关材料、证据移交公安机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那么,擅自破坏火灾现场,依法会受到哪些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一条:

消防救援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消防救援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

(二)过失引起火灾的;

(三)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

(四)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的;

(五)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的;

(六)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

(记者 张国静 整理)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