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互宣)互助县紧紧围绕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全力以赴稳总量、补链条、提质量、扩输出,农业产业振兴步伐明显加快。
注重全品种稳量。整治“非粮化”耕地1.67万亩,提档升级高标准农田1.3万亩,建立小麦种子生产基地2.2万亩、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4.3万亩、杂交油菜区域化制种基地2万亩、蚕豆制种基地1.5万亩,农作物良种化率达98%,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青海省互助县被列入2023年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
注重全产业补链。按照“一产接二连三”的思路,持续完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乡村基地种养、园区企业加工、城市景区销售”的产业链条,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产品入市品级和附加值显著提高。互助县荣获“世界美酒产区·中国青稞酒乡”称号,培育壮大了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创建了3个产业化联合体,为互助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了新活力。
注重全过程提质。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37.4万亩,推广面积居全省各县区首位。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8%,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产品7个,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万亩,打造了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互助草莓”在2023年中国草莓品牌大会上荣获“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金奖”两项殊荣、互助八眉猪肉成功入选全国“土特产”农产品。
注重全渠道扩输。充分依托全国第一个乡村振兴观察点以及青洽会、农展会、东西部协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推介互助优势农畜产品,互助高原特色冷凉蔬菜在全省率先实现直供香港。今年以来,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共29万吨,销售额达12亿元。蔬菜采收产业带动就业19万人次,带动增收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