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3 2023年12月1日
人物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一生执着于研究“失败”

当地时间11月2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新闻稿称,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的家人告知公司,芒格在加州的一家医院中安详去世,享年99岁。此时,距离他的百岁生日仅有1月之遥。

芒格有着多重身份,“行走的百科全书”、“幕后智囊”、“最后的秘密武器”等都是伴随着他的标签。

巴菲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芒格:“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巴菲特老师,当代证券投资学鼻祖)那样只建议购买便宜货,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他是我遇到过的最聪明、最优秀的人。”

从律师开始

1924年,查理·芒格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小镇,父亲是一位律师,后来担任了当地的助理总检察长。

1942年,芒格进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学习数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加入美国陆军成为一名气象分析员。退伍后不久,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被哈佛法学院录取,毕业后,他决定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发展事业,成为了一名律师。

不过芒格的第一桶金来自房地产开发。1961年,继续法律事务之余,芒格开始与自己的客户一起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造,最终,他着手规划的五个项目让他一共获得了140万美元的收益。这在1960年代的美国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次年,芒格用这笔钱与他人合伙成立了一家证券公司——惠勒·芒格公司,开始从事证券投资,从公司成立到1972年的11年间,年均收益率达到28.3%。

不过,在1973年-1974年大熊市期间,惠勒·芒格公司遭受了沉重打击,芒格决定清算公司,不再为他人理财。

1978年,芒格最终决定,与巴菲特共事,开始担任伯克希尔董事会副主席。

随后,二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整个八十年代一路高歌猛进、迅速收购,伯克希尔声名鹊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伯克希尔已成为美国净资产最高的公司,赢得了大批追随者。从1965年到2022年,伯克希尔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也就是常说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9.8%,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的两倍。

传奇搭档“巴芒组合”

“巴菲特+芒格”组合,在六十多年的合作投资生涯中,共同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1959年,在回奥马哈料理父亲丧事期间,35岁的芒格认识了29岁的巴菲特,两人交谈甚欢,一见如故。

巴菲特当时在奥马哈经营一家投资合伙企业,他做出的每个重大决定都会打电话向芒格咨询。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两人建立了非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

其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就是收购喜诗糖果。1972年初,巴菲特和芒格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喜诗糖果公司,这笔投资后来为伯克希尔带来了超过20亿美元的投资收益,被称为“喜诗印钞机”。

巴菲特最初深受他的老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影响,总是倾向于关注公司清算价值与市场价值差额,来确定存在增值机会的、安全边际较高的公司,购买后等待市场价格改善时再出售,这在后来被巴菲特称为“捡烟蒂”的投资方法。

因此,巴菲特一度对收购喜诗糖果非常犹豫,他认为,盒装巧克力业的经营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且当时,巴菲特看了喜诗糖果的财务数据后发现,这家公司的账面价值只有区区800万美元,卖价却要3000万美元。

但芒格却发现,喜诗糖果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如果有竞争者要和喜诗糖果这个品牌竞争的话,必定要付出巨资,因此高于账面价值的溢价显得合理。同时,他表示:“收购一笔优质业务让它继续运作下去,比买下一家价格很低却在苦苦挣扎的公司,然后费时费力去拯救它要容易和愉快得多。”

芒格的乐观看法,成功扭转了巴菲特的悲观,最终买下了“喜诗印钞机”,并按照类似的逻辑投资了可口可乐。数年后,巴菲特曾坦言,如果没有买喜诗糖果,那他们可能后面也就不会买可口可乐了。

1987年到1994年,伯克希尔完成了对可口可乐的购入。整个交易先后花了7年时间,总成本为13亿美元。在芒格看来,可口可乐是一家拥有强大品牌、忠诚消费者、高利润率、稳定增长、全球布局的优秀企业,而且具有很强的抗通胀能力。

2022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表示:“1994年我们从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是7500万美元。到2022年,股息增加到7.04亿美元。成长每年都在发生,就像生日一样确定无疑。查理和我只需要兑现可口可乐的季度股息支票。我们预计分红很可能会继续增加。”

虽然巴菲特和芒格很早就认识了,并进行了蓝筹印花、多元零售、喜诗糖果等一系列投资,但直到1978年,芒格才最终决定,与巴菲特共事,开始担任伯克希尔董事会副主席。

巴菲特从不讳言芒格对他的影响。2015年,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第50封年度信中这样写道:“芒格给我的蓝图很简单:忘记你所知道的以优惠价格购买平庸的企业;而要以公平的价格购买优质企业。”

巴菲特曾坦言,芒格的风险意识极强,只要他说不的事情,巴菲特绝对不做。他调侃芒格是“不先生”,因为他总是说“NO!”

“在我们认识的整个时间里,我们从未发生过争吵,现在已经快60年了。”2018年,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说,“查理·芒格给了我一个人可以送给别人的终极礼物。他让我成了一个比其他人更好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给了我很多好建议……因为查理·芒格,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直面失败

芒格在他漫长而成功的一生中反复证明,想成为投资大师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个性,也不用害怕谈论失败。

1977年,芒格以115美元一股的价格买入了贝尔里奇石油公司的300股股票。一天后,芒格又有机会购入该公司的1500股,但由于手上没有现金、需要卖出一些其它的股票,芒格就放弃了购买。而在不到两年后,壳牌收购了贝尔里奇石油公司,价格大约是每股3700美元,已经是芒格当时买入价的32倍之多。

芒格从未回避谈论这次失败,还将其收入了《穷查理宝典》一书,并详细分析了自己当年放弃购买背后的心理原因,认为其属于自己在“行为经济学”方面原创的25种误判心理学中的“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指当人们在失去或有可能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时,通常会表现出不理性的激烈反应,也就是一种“厌恶损失”的心理。

此外,芒格的金句也让追随他的投资者津津乐道。

光是在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芒格每年都金句频出。例如,对于自己的成功,芒格时常表现得谦虚而幽默。2014年的股东大会上,芒格曾经说过:“能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了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需要我与笨蛋竞争。幸运的是,我能找到很多笨蛋。”在2017年,芒格也说过:“我并不打算变成富人。我只想要独立,不过我发挥超常了。”

“行走的百科全书”

坚持阅读与终身学习是芒格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芒格说。

芒格任何时候都随身携带一本书。他说:“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人们必须拥有跨学科的心态,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芒格曾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说,我这辈子不断地实践跨学科的方法。“这种习惯帮了我很多忙,它让生活更有乐趣,让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让我变得更有建设性,让我变得非常富有,而这无法用天分来解释。

还有一个多月,芒格即将迎来其100岁的生日。他曾计划为此举办一场聚会。芒格经常说,幸福、长寿的秘诀很简单。“不嫉妒,不抱怨,不过度消费。面对什么困难,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交靠谱的人,做本分的事......都是些简单的道理,也都是些老掉牙的道理。做到了,一生受益。”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