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3年12月5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场探访:形形色色“生鲜灯”纷纷退场

原本平平无奇的猪肉,经过“生鲜灯”的“美颜”,变得鲜艳润泽,让人有了购买欲望。12月1日起,“生鲜灯”已全面禁止使用。西宁市场上的“生鲜灯”使用情况怎么样?记者前往多个农贸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

农贸市场“生鲜灯”纷纷退场

何为“生鲜灯”?“生鲜灯”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通过增加特定的颜色发光,让食品颜色看起来更加红润或鲜艳,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记者在我市城区部分农贸市场看到,颜色鲜艳的“生鲜灯”已悄然变身成普通的白炽灯。位于海湖新区的一家农贸市场内,明显能感觉到市场内比起之前亮堂了不少。原本发红的灯光全部换成了明亮的白炽灯。一家猪肉摊位的老板告诉记者,“之前的灯照在肉上显得色泽很艳丽,卖相很好,会吸引很多人来买。前段日子按照要求换灯后,对生意还是有点影响。”但不少店主认为,自家卖的肉一直都很新鲜,品质很好,无论使用什么样的灯光,都不会受影响。

在记者走访的市场里,不仅是鲜肉摊位,水果、蔬菜也都纷纷关掉了“美颜”,之前的“生鲜灯”全部换成了同一颜色的白炽灯。在白色灯光的照射下,果蔬都露出了“真面目”。

一直以来,不少消费者对这种“生鲜灯”颇有微词。市民高先生说:“照了‘生鲜灯’的鲜肉有迷惑性,看不清楚本来的颜色,有些肉当时看着挺好的,但拿回去之后发现颜色发白,甚至还有些不新鲜,换了灯之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肉本来的样子。”采访中,市民刘大爷也说:“之前买了些葡萄,红光底下看着又鲜又亮,但拿回家就是两样,我现在买水果都特别谨慎。”

在城中区的一家大型农贸市场里,“生鲜灯”也已经全部换成了白色日光灯。正挑肉的李女士说:“我是这家的老顾客,在这里买肉已经二十几年了,红色的灯光打在肉上后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这种‘生鲜灯’禁止了是好事。”

生鲜食品将回归真实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来误导消费者。

记者采访了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说:“自今年10月起,我们已经通过在商户群下发通知等方式,对禁止使用‘生鲜灯’进行了宣传,提前引导商户更换照明设施。12月1日新规已经正式实施,我们开展了关于‘生鲜灯’的专项检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若消费者在购物时发现商家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或者购买到不新鲜或不合格的产品,可以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实习记者 李静 实习生 侯锐 摄影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