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3 2023年12月12日
财经证券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交易所调整主要股票指数部分样本股构成

12月11日,沪、深、北三家交易所调整主要股票指数部分样本股构成。

沪市调整的指数包括上证50、上证180、科创50等;深市调整的指数包括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北交所则对北证50样本股及备选名单进行定期调整。此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A股重要指数调整也于11日生效。

沪市调样后指数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沪市方面,上证50指数更换5只样本;上证180指数更换18只样本;上证380指数更换38只样本,13只科创板证券被调入;科创50指数更换1只样本。

其中,上证50指数更换5只样本,调入了中国船舶、中国银行、海光信息、中国太保、中芯国际5只证券。上证180指数更换18只样本,调入京沪高铁、中国卫通等证券。科创50指数调入百利天恒-U。

调整后,上证50指数的沪市超大盘龙头特征、上证180指数的沪市基本盘和压舱石特征进一步强化,符合国家重点战略方向的信息技术、工业行业样本增多。科创50市值代表性进一步增强,更好地表征科创板大中市值证券表现。

深市突出创新动能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深市此次主要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其中,深证成指将更换23只样本股,调入主板公司10家,创业板公司13家;创业板指将更换6只样本股;深证100将更换3只样本股,调入主板公司2家,创业板公司1家。

同时,指数调整后,样本股研发属性增强。深证成指调整后,有100家样本公司经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权重占30%。创业板指汇聚一批科技领域领军企业,其中业务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战略科技领域相关产业的样本公司有38家,平均研发强度达15%。深证100聚焦大盘蓝筹的同时突出创新特色,样本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近2000亿元,同比增幅达23%,平均持有专利数量1555件,是A股公司平均水平的近10倍。

样本股调整后,相关指数表征性进一步凸显。深证成指对深市A股总市值覆盖率达63%,主板公司权重占69%,创业板公司权重占31%,市场代表性良好。创业板指延续高成长属性,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净利润同比增长9%,其中绿色低碳领域样本公司表现尤为亮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深证100汇聚深市核心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达13%,七成样本公司净利润在所属细分行业排名前三,展现出龙头企业稳健盈利能力和良好成长性。

北证50、沪深300等指数样本亦定期调整

北交所则对北证50样本股及备选名单进行定期调整。此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主流宽基指数也同时调整样本股。

其中,沪深300指数更换14只样本,海光信息、中际旭创等调入指数;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样本,中信金属、格科微等调入指数;中证1000指数更换100只样本,湖南裕能、富创精密等调入指数。

据悉,本次样本调整后,主要指数样本更加聚焦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领域,信息技术、工业、通信服务等行业样本数量有所提升,指数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其中,沪深300指数中信息技术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3只,权重上升0.25%;通信服务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1只,权重上升0.35%。中证500指数中工业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8只,权重上升1.01%。中证1000指数中,信息技术行业样本数量净增加10只,权重上升0.74%。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焕发科技创新活力,调整后科创板及创业板样本分别为50只、106只、320只,权重分别为14.24%、11.11%、31.69%。

样本调整后,从市值覆盖率来看,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占沪深市场总市值比分别为50.10%、15.57%和14.92%。

沪深300指数样本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占沪深市场比为59.93%,净利润占沪深市场比为78.46%;中证500指数样本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占沪深市场比为15.83%,净利润占沪深市场比为10.38%。中证1000指数样本总市值中位数为108亿元,小盘特征凸显。从估值来看,按照11月22日收盘价计算,调整后的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分别为10.93倍、16.86倍和21.85倍。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