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平宣)“巴藏沟乡中心学校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急转弯处,来往车辆较多,师生上下学存在交通安全隐患。”10月初,平安区巴藏乡在“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中听到下马家村群众反映的上述问题。经多方协调,目前,巴藏沟乡中心学校前已安装减速带,学校师生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平安区为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迈步子、串门子、唠嗑子,着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实惠。
平安区住建局党支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联姻支部寺台村,以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帮助无劳动力的脱贫户陈银善收运洋芋,收运过程中积极沟通协调联系机械和运输车辆,共完成了陈银善家2.2亩3000余公斤洋芋的收运,真正解决了陈银善的实际困难。进到陈银善的家门,了解陈银善的困难,解决陈银善的难题,温暖陈银善的心,区住建局将“四百”活动的立足点放在解决群众的“一件事”上,从细处着手,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
平安区政务服务中心把“四百”活动与岗位职能有机结合,通过在大厅内设置“民意征集箱”,征集到“将不动产业务引入区政务大厅”的建议,政务中心领导班子及时开会研究,梳理办事大厅现有窗口资源,科学调整窗口布局。同时,与市自然资源局和房产局对接,11月底群众实现了“在区政务大厅办理不动产业务”。
保持党员干部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全区党员干部将工作的触角深入到最基层一线,充分走访实践,坐上炕头聊心事,深入地头解难事,是平安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推动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