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24 2023年12月22日
财经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科技巨头东芝落寞退场

上市已经有74年历史的日本科技巨头日本东芝公司(简称“东芝”),当地时间12月20日从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作为日本最大的品牌之一,东芝此前十几年都面临动荡和各种丑闻。公司未来走向何方?

东芝的下坡路与财务造假直接相关

早在11月22日,东芝便发布公告宣布退市时间。据悉,东芝在近十几年陷入了资不抵债、经营混乱等困境。东芝曾欲通过拆分业务盘活公司,但方案几经修改,却未实行。今年3月,东芝董事会接受日本产业合伙公司的2万亿日元出价,9月交易完成,东芝于20日退市。

此前,东芝将包括洗衣机、冰箱的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美的,将东芝电视95%的股权出售给海信视像。

公开资料显示,东芝创立于1875年,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品牌,以家电制造享誉全球,造出日本第一台电视机、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凭借家电产品名声大噪后,东芝开始“狂奔”,迅速将业务扩张到半导体、重型电机、医疗设备、铁路运输、电梯制造等领域。

经营超百年,但从辉煌走向衰落,仅仅用了十几年。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说,东芝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从内部来说,最直接的原因是在核电和半导体业务上的失利。东芝的另一个高端业务半导体业务也不景气。此外,东芝的下坡路与财务造假直接相关。

2015年,东芝在被曝光会计造假丑闻后陷入财务危机,长期处于管理混乱、经营困难的状态。这期间,东芝多次传出并购重组方案,均告流产。有分析说,东芝的重组方案迟迟难以确定,与东芝握有敏感技术、日本有关方面对投资方的选定特别慎重相关。

退市后的东芝,将何去何从?

从外部来说,作为日本老牌制造业象征的东芝,最终走到当前境地,也是日本经济衰退的一个缩影。柏文喜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说,退市是东芝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制造业鼎盛时期的落幕。

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骆仁童表示,东芝的境遇既有公司自身经营的巨大问题,也有时代和环境的因素。至于未来的情况,将取决于东芝的战略调整和市场表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退市只是表明东芝将不再是公开上市公司,东芝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运营和管理。东芝需要找到新的投资者和融资渠道,同时也需要其在未来的运营和管理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过,东芝在过去几年中进行了多次资产出售,导致其业务版图大幅缩水。这种频繁的资产交易使东芝失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加剧其衰落过程。东芝被收购之后,再从资本市场退市,机会越来越少,市场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给东芝后续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柏文喜分析,虽然东芝已经退市,但其在基础设施、半导体存储器等领域仍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发展如何,还得看其运营情况。同时也不排除其以特定业务单元引进战略投资人重组后再度上市,或者二次整体上市的可能性。不过,学会聚焦强项主业,发挥品牌价值优势,不再贪大,对于东芝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