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3年12月26日
海北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峨堡村的幸福故事

在古丝绸南路繁华地带,在王震将军接见南木卡才项雕塑的注视里,在国道227线与省道302线交会处,在富有历史悠久感的峨堡古镇遗址博物馆周边,坐落着一个美丽而安静的纯牧业小村庄——峨堡村。峨堡村位于峨堡镇人民政府驻地,辖4个社,总人口430户1145人,由汉、藏、回和蒙古等多个民族构成。

近年来,峨堡村党支部立足实际,从建强过硬党组织入手,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积极开展“山青水绿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把支部建设成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用村党组织和党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幸福指数”,有效助推了牧村变美、产业变强、牧民变富。

“感谢村党支部、感谢驻村干部,在他们的帮助下‘骑士体验基地’牧家乐经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峨堡村四社牧民张明生激动地说。张明生曾经经营着一辆城乡公交,自从把车卖掉后,他一直思考着如何利用峨堡村位于甘青旅游大环线和祁连山大草原独特优势开办牧家乐。村党支部书记马走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张民生开办了牧家乐,让其吃上了旅游饭,增加了家庭收入。

“群雁高飞头雁带”。为了加强支部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力以赴开展乡村振兴,峨堡镇党委政府以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将一批思想觉悟高、学历高,有见识、懂经营、善管理敢打敢拼的优秀年轻人才选拔至村“两委”岗位,这些年轻有为的村干部不仅强化了村党支部的核心力和战斗力,还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致富带头能力,得到了镇党委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我们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深知,只有把村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了,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真正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的带领下,峨堡村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抓实抓好抓出了成绩,村党支部制定完善了“三色”党员积分、无职党员设定、村民议事、牧民夜校学习制度等各项党建制度11项,落实党员干部统一坐班值班制,党员户长、网格长、路长、林草长、河长等“五长制”,创建“山青水绿党旗红”党建品牌,持续开展寻找身边的党员榜样、评选“五星级文明户”“十星级党员”等活动,扎实的党建基础,锤炼了峨堡村党员的党性觉悟,提高了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保障村民权益、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能力。

近年来,峨堡村党支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上,村党支部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山东援建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危旧房改造、电网改造、村级道路升级改造、污水管网改造、高原美丽乡村广场建设、小型公益性补短板民生项目等项目16个。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祁连丝路舞马城建设项目,整合100万元村扶贫资金,建成峨堡镇村集体经济综合商贸楼项目。充分利用20万县级扶持资金,发展生态畜牧业牛羊养殖项目,投资400多万建成白藏羊特色优良品种繁育养殖基地。从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3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6万元,增长了10倍以上,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峨堡村党支部底气满满。

今天的峨堡村,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一排排整齐的游牧民定居房、一幅幅牛羊遍野水草肥美等美景映入眼帘,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完成了属于它的完美蜕变。

(实习记者 李静 通讯员 王成荣 冶敏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