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1 2023年12月26日
海南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建设,向先行示范区进发

今年以来,海南州全面落实省部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决策部署和厅州共建先行示范区目标任务,紧扣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不遗余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结合全省输出地建设规划和《“十四五”海南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海南州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2022—2025年海南州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区建设专项规划》,谋划重大项目九大类58项,投资50.24亿元,年内落实项目资金10.71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57项,完成投资7.28亿元。

坚持藏粮于技,提升保供能力

海南州始终把稳粮保供作为胸怀“国之大者”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完成耕地“非粮化”整治年度任务和撂荒地复种。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2.62万亩,改造提升0.8万亩。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38.3万亩。持续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州农作物种植面积146.5万亩,同比增加0.29万亩。据行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州牛羊出栏256.05万头只,完成任务的112%,其中牛出栏34.06万头,羊出栏221.99万只,预计年内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85万吨、191吨和4.15万吨。

坚持标准提级,夯实产业基础

始终坚持提质、增量、补链、扩面并举,按照新“三品一标”要求,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完成天然草场全域有机监测认证3842.14万亩,认证牛羊296.61万头只。新建千头万只牦牛藏羊标准化生产基地47个、草畜配套生态牧场16个,打造万亩青稞、油菜、饲草种植基地11个,冷水鱼陆基养殖基地2个。共和县国家级藏羊产业园和国家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扎实推进,贵德县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贵南县获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乡村振兴试点县。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

坚持延链补链,促进融合发展

积极构建草畜肥循环、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的农牧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15家、州级32家。组建合作联合社2个,打造产业化联合体6个、特色产业强镇3个,实施藏羊、牦牛、青稞产业集群项目3个,建成农畜产品初级加工点37个,建设光伏生态牧场13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升。共和县活畜交易市场、贵德县冷凉蔬菜种植加工基地、兴海县活畜交易市场、同德县现代畜牧业科技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共和县产业融合示范园、贵德县拉西瓦镇冷水鱼养殖、贵南县黑藏羊专卖店、兴海县青藏码头等一批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营销供应链处于快速成长期。坚持草畜联动,实现有效循环。按照牧场繁育、牧繁企育的方式,推广高效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羊经济,做到了节本增效、增量提质。共和县张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羔羊4200只,实现经济收入357万元。

坚持种业振兴,深化科技创新

深入实施高原种业振兴行动,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体系,建立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0.24万亩,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8.79万亩,新品种示范基地0.8万亩。打造黑藏羊高效养殖示范点10个,牦牛人工授精技术示范点15个,贵南县黑藏羊养殖规模由1.12万只增加至7.8万只。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行动,加强与青海大学、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合作,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并选派州级农牧系统10名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驻县蹲点开展农牧业指导服务,切实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特约记者 增太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