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琼)12月28日,西宁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五大专门协会在市残联综合厅共同举办“有爱无碍暖人心、同庆新年向未来”“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汇演活动。其中,当天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讲活动格外精彩!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我国制定的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刻反映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力度,始终把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支撑,市残联积极落实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总体要求,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14万元,完成134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切实帮助残疾人消除居家生活障碍,提升残疾人家庭的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同时,我市稳步推动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在市图书馆建成“盲人电子阅览室”,填补了在盲人有声读物方面无障碍公共设施的空白,在城西区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等增设8个政务和公共服务手语翻译平台服务点,为听力残疾人提供即时在线手语翻译服务,实现无障碍交流服务。
下一步,市残联将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契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围绕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与现实需求,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加快完善无障碍设施,着力提升无障碍标准化水平,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全体成员创造安全、便捷的人居环境。以更主动的担当,更扎实的举措,努力使残疾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不断开创西宁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