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年南川工业园区工作,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呈现眼前:
2月17日,天合光能首根210+N单晶硅棒——N型210R单晶硅棒产品成功下线;
5月18日,40余名基层干部齐聚一堂研讨交流,聚焦“助企暖企春风行动”落地见效,为园区持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7月,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一期项目成功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增强级(A级)机房等级证书,标志着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已达到国家最新、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等级认证;
8月5日,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二期20GW拉棒切方项目在南川工业园区正式点火,标志着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的“N型”拉棒切方生产基地投产成功;
11月30日,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制造的大于35KG大型动力锂电池包搭乘航班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实现了青海省国产大重量动力锂电池首次航空运输出口;
12月12日,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中国企联第三批“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
盘点2023年南川工业园区工作,一项项“成绩”来之不易。这既是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生动实践,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的缩影。
2023年,南川工业园区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工业发展彰显出强劲韧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等优势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占比逐年攀升,工业以持续优化升级之“进”,积蓄着高质量发展动能之“新”。
去年,南川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目标,立足园区产业发展大局,扎实开展助企暖企、工业扩规增产、招商引资提效专项行动……从一季度“开门红”,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实现“持续向好、量质齐升”,同时,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推动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作出了南川贡献。
红色! 党建引领赋能产业发展
2023年12月底,南川工业园区再次传来好消息!
近日,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经济组织专委会会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布“年度百佳园区党建品牌案例”,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党建品牌“红色产业链 藏毯金名片”,凭借较强凝聚力从近千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实践证明,党建引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党建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推动作用。
近年来,南川工业园区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打造“红色产业链 藏毯金名片”党建品牌,大力实施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专项行动,成立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实现支部在链上组建、资源在链上集聚、作用在链上发挥、产业在链上激活。
“南川工业园区以打造‘红色产业链 藏毯金名片’党建品牌为媒,推动非公企业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因地制宜走特色藏毯产业品牌之路,引导藏毯产业相关企业开展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品牌共创活动,为企业汇聚发展正能量、注入发展新动能,有效解决企业‘卡脖子’难点问题。”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从近千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南川工业园区用“红色”名片让优势产业走上新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南川工业园区党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按照开发区工作要求,指导企业创新“1+2+3+N”党建工作法,立足打造“世界藏毯之都”目标,依托青海特色资源优势和浓郁地域文化,打造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建立“党员领衔+科研资源+创新课题+团队攻坚”四合一创新模式,建成南川工业园区藏毯培训学校首个非遗传承基地,积极协调解决各民族员工家庭实际问题400余次,免费开展创新编织技艺培训。
“经初步筛选、权威部门专家认定,‘红色产业链 藏毯金名片’党建品牌脱颖而出,今后园区将持之以恒打造工业旅游基地,推出藏毯制作技艺体验项目,开发文创产品,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车间,在编织线的‘经纬之间’了解藏毯文化,体验文化底蕴。”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思想领航,园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及开发区党工委重要会议精神、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创新以“三个一”的工作法为着力点,精准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调研13次,现场解决问题13个,领导干部到企业社区报到46人,分层分类建立问题清单,制定《园区党委作风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全面整改市委作风巡察反馈问题36项,报送巡察信息67期,西宁评议工作电话回访办事群众107人次,满意率100%。
聚力扛牢党建主责,全面落实加强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突出抓好“五个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实,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
聚力夯实党建根基,持续深化“巩固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创新开展“1+2+3+N”党建工作法,选派18名党建指导员联点指导“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推进“两个覆盖”。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深化党建示范点建设,打造“党建领航+阵地(服务、诚信、发展、实力)联盟”五联共建魅力园区党建品牌。
聚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结对帮扶工作责任,确保“双帮”工作及时有效落实,携手6家企业为14户贫困户滞销蔬菜助力,共计助销农畜产品金额约1.3万元。
聚力打造党建品牌,先后组织30余名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前往圣源地毯、丽豪半导体、园区税务局党建示范点参观学习,互相交流借鉴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激发园区党建新活力,为建设“三个千亿级”工业园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证。2023年依托园区藏毯、锂电、光伏企业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打造“1+3+2+X”“产业链”党建品牌,促进基层党组织“产业链”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
绿色!
形成高质量发展主基调
2028年底前,把南川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零碳”产业园区!
目标已确定,路线已规划!
在西宁,光伏、锂电、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茁壮成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南川工业园区发挥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等产业优势和清洁能源占比达87%以上的绿电溯源认证优势,以及国内外碳市场接轨之际的“窗口”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绿色交通、节能、减碳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探索制定出台省级零碳园区、碳足迹标准体系,打造绿电产业园区,建设“近零碳”产业园区。
“零碳”,正成为南川工业园区全力冲刺的新目标!
2023年,南川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园区开足马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实现入库税收24.97亿元,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奋力开创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按照“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强链”原则,完善项目储备库,谋划光伏、锂电、储能等项目54项,储备项目投资额达2000亿元;通过“以商招商,协会招商、专家招商”等方式,先后16次赴上海、深圳等约20个城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完成新落地项目5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6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37%。
园区以“全省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为着力点,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为重要手段,全力以赴优环境、稳增长、促发展,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4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41.4%。园区限额以上批发业收入156亿元。通过挖掘企业潜能,助推企业入规入统,全年培育天合晶硅、天合光电、天合科技3户企业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义海生物、永宇商贸、春鹏工贸3户企业为新增限额以上批发企业,以上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目前,累计培育规上工业百亿级企业3家、50亿级企业2家、10亿级企业4家,限额以上批发百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1家。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围绕打造锂电、光伏产业基地目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年培育认定高景、丽豪、北捷3户为高新技术企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2023年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9.3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1.5%;全年科技投入2290万元,新认定科技型企业2户、研发中心4个,成立博士后及专家工作站4个,邀请4名工程院院士指导园区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组织60余家企业200余人参加科技培训,积极在主流媒体宣传科技创新工作,争取科技项目专项资金865万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889万元,授权专利34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重大项目建设,每周召开项目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产;针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一企一群”,10分钟答复企业问题,用情用力化解难题,同时全面做好“好差评”和“西宁评议”,满意度达100%。
蓝色!
生态保护让产业向新发展
2023年,南川工业园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立生态保护委员会,完善机构、明确职责,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等问题整改销号,完成省委专项巡视、市委“补短板强弱项”等6项69个问题整改,高效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件6件,协办件4件,办结率100%,园区无中央环保督察通报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在大气方面,全面落实28个工地扬尘防治“十个100%”要求,全面规范4S店挥发性有机物达标排放,分阶段完成13台323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64公里主次干道清扫覆盖率100%,园区环境空气优良率93%。水环境方面,按期建设完成5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同步建设完成5.3公里中水回用管网;在全市率先完成排水管网“一张图”管理工作,排查排水管网110公里、管点3734个、整治错搭混接14处;完成园丁路等四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10家企业雨污混流整治;完成45个河道排口建档工作,加密水质检测频次,确保达标排放;去年全年南川河园区段奉青桥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土壤方面,全过程监管固体废物处置,9290吨危险废物100%安全处置,6.6万吨一般固废综合处置利用,完成尕庄滩片区6个地块土壤初步调查工作。
2023年,伴随南川工业园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产业配套逐步完善,企业服务不断增强,全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纳税支撑效应日益凸显。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青海交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家企业税收均超亿元。其中,高景和弗迪作为园区清洁能源企业,分别增收2.12亿元和0.3亿元,增幅分别为693.68%和9.23%。
近年来,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套、清洁能源、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一组组增长的数据,更是反映出青海工业发展的有力脉搏。
回望来路,再启征程。
2024年,新一年的年轮已经开启,透着一种用力向上的执着。
今年,南川工业园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扛牢“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建设责任,抢抓“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和“聚力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区”机遇,以“走在前、作表率”的高度自觉,推进“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进程中,以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为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今天的南川,正在用自己的经济发展报告和累累成果,讲述西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作表率”的南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