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多年来,各民族和睦共处,上演了不少民族团结的佳话。
如此和谐,怎么做到?
社区居民刘玉强说得好:“社区是各族居民生活的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要共同努力,维护好它!”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
翻开2023年西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日志,一项项成绩令人欣喜——
西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市民中心揭牌运行;全省首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在城北区建成;全市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在城东区开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把省委“创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要求落到实处,奋力推进新时代西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西宁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如果这项基础性引领性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大局全局。要发扬民族团结优良传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树牢“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要聚焦“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示范”目标,着力从加强党的领导、法治保障、系统化具体化、夯实基层基础、有形有感五个方面铸牢,以“五个一”工作体系为抓手,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切实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到各族群众心坎上,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