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IPO有所放缓,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A股IPO融资数量和融资额领跑全球。
2023年A股IPO数量有所放缓
融资额下滑39%
普华永道发布了2023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市场表现及前景展望。2023年A股IPO数量有所放缓,全年共有31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为3564亿元人民币,和上一年同期相比,新股数量下降26%,融资额则下滑39%。
2023年A股IPO领跑全球,IPO不论数量还是融资额均超过全球其他各大资本市场。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的IPO融资额分别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位。2023年上海交易所有103只新股发行,融资金额为1937亿元,深圳交易所有133只新股发行,融资金额为1481亿元。北京交易所进入快速发展期,2023年共有77只新股上市,融资额达到146亿元。
从各大板块来看,2023年双创板继续保持领先,创业板以110只新股、科创板以1439亿元融资额分列IPO数量和融资额第一。北交所发展迅速,受企业关注热度提升,或将成为专精特新成长型企业A股市场的新赛道。2023年A股前十大IPO融资额中,6家来自科创板,2家来自上海主板,创业板和深圳主板各1家。
工业及材料、信息技术及电信服务、消费行业,占据了IPO数量和筹资额的前三。前十大IPO中,半导体企业占据了前三名,融资额占比超过50%。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2023年A股上市数量、融资次数等名列全球第一,这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吸引企业上市、推动直接融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反映出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中国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加速自身发展。这不仅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繁荣,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不过也应看到,A股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建议资本市场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监管和提升服务水平,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预计2024年A股市场
IPO数量为200家—240家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表示,在全球资本市场发展趋缓的大环境中,沪、深、北交易所的申报热度仍持续高涨,随着全面注册制的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将展示强劲的活力。2024年是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等一系列要求的关键之年。普华永道预计2024全年A股市场IPO数量为200家—240家,全年融资额将达到1600亿元人民币—1900亿元人民币。
普华永道中国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倪靖安表示,一个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设施,而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是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逻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阶段及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未来会引导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到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预计2024年的IPO将倾向于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相关领域,尤其是在支持中小企业IPO方面,2024年北交所将迎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预计北交所直接上市的新制度推出之后,申报北交所的企业无论从数量、盈利水平还是科技含量来看,都将有明显的增加和提升。
2024年也将是继续夯实注册制改革法治基础的一年。监管层将不断健全完善股票发行注册制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压实发行人主体责任、中介机构专业把关责任及交易所审核责任,试图“带病上市”的将受到严肃查处,拟上市企业要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
私募人士马国平表示,资本市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近期大盘表现不如预期,吸引力有待提升,预计IPO数量和融资规模将下降。
财经评论人士秋收对记者表示,有市场人士呼吁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给市场更多休整时间。在这样的态势下,2024年A股IPO预期收缩。同时,应当严把市场“入口关”,企业应当严格遵守规范,假以时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地吸引各方面参与,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