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城镇老旧住宅小区里的最大幸福,很多老人会喜笑颜开地告诉你:“加装电梯后,我们告别了‘悬空老人’的生活。”这份牢牢的幸福感,从西宁启动“加装电梯”工作开始……
2018年第一部加装电梯安装后,成为全市加装电梯“样本”;2020年,加装电梯工程列为西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自此,一批加装电梯在多个老旧小区落地运行。
记者从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了解到,自启动加装电梯试点工作以来,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通过完善政策依据、优化审批手续、多方筹集资金、创新加装模式、融入基层治理、强化监管,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加装电梯443部。
故事一:80岁老人终于可以下楼了
“电梯来了,电梯来了……”2023年11月17日,是西关大街省广电局家属院的“大喜”之日。当天,居民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热闹,共同庆祝小区里第一部加装电梯正式投用。
该小区建设于2000年,共有4栋7层住宅楼,小区里老年住户多。记者看到,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整洁的居住环境、干净立整的楼面、规划合理的绿地花园以及分布在路旁的停车区域,除了老旧小区改造效果明显外,2号楼2单元外,一部加装电梯格外醒目。“你瞧,这就是我们经过努力后,成功加装的电梯。”谈到这部电梯的申请安装过程,2号楼的居民李师傅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小区老年人很多,我老母亲就是其中之一。我母亲今年80多岁了,老人行动不便一直靠辅助器简单行走,没有安装电梯前,老人3年几乎没有下过楼。”李师傅感慨,“在征得了2单元其他住户同意后,我代表其他业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从申请、勘测、建设,到投入使用,这部电梯的安装确实费了不少力……”
电梯加装后,2号楼7楼一位70多岁的老人也从别的小区搬回来住了;5楼97岁的老人每天都能上下楼遛弯;2单元的李大爷,退休前是一名电梯安检员,如今他逢人就夸:“干了一辈子电梯工作,现在我终于也住上了电梯房。”
故事二:3个月完成一部电梯
哔!居民陈女士刷卡乘上电梯,几秒内电梯就到了7楼。这是学院巷3号院的第一部加装电梯,从申请加装到投入使用,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居民就实现了“一键直达”。
学院巷3号院是城西区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的小区之一,去年8月份,管网改造、道路修复等改造内容全面启动,随着小区综合改造内容结束,2单元的加装电梯也随之开始施工。“前期,我们通过电梯办申请了小区加装电梯事项,得知小区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后,相关部门就将加装电梯也列入改造内容中,8月份施工,10月15日就运行使用。市电梯办、城西区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共同发力,他们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值得点赞。”小区居民张阿姨告诉记者。
为了表示感谢,小区居民为市电梯办、城西区城乡建设局送去了锦旗。如今,小区内拱桥廊亭古色古香、花草树木修剪美观、小品雕塑更添景致……随着电梯上上下下,居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品质。
政府发力:平均每年增加100部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为了让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提升,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我市从2017年出台《西宁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加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民生工程建设力度,通过前期宣传、现场勘查、绿色审批等举措,大大加快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步伐,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加装电梯带来的便利。此外,我市于2023年8月印发了关于《西宁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23年至2027年,西宁市将利用5年时间,在西宁市主城区内开展既有多层住宅500部电梯加装工作。
平均每年增加100部!按照这一目标任务,我市各级相关部门将实施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开展,据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加装电梯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在不断开展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中,规范了现场勘查、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等简洁明了的办理流程,主动提供服务,帮助业主办理图纸审核等手续,大大缩短了申请审批时限。同时,建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设计、监理、电梯品牌及施工总承包单位名录库,让业主自行选择,缩短招投标时间,使加装电梯更加集约高效规范。
(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