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4年1月22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311个“爱心超市”
兑出志愿“大文明”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听说又补新货了,自打村里有了‘爱心超市’,我参与志愿服务的劲头大了不少,以前缺什么少什么都得自己购买,现在只要平日里勤快一些,就能在这换。”大通县朔北乡永丰村村民王贵忠面带笑容地说道。

为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大通县围绕治理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广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创新“积分兑换制”模式,在各乡镇设立“爱心超市”,以“小积分”兑出志愿服务“大文明”,以小物资汇聚大动力,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介绍,各村(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积分制+爱心超市”模式,村民通过自愿参加本村志愿服务活动积累积分,再利用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爱心超市兑换积分记录,及时清理补货,规范“爱心超市”的运营。全县20个乡镇建立“爱心超市”311个,2023年以来兑换积分约38万分,兑换物品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

开在家门口的“爱心超市”让村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参与积分兑换的实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从移风易俗活动的“观赏者”变为“参与者”,不断提升群众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激励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作为。

下一步,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在充分运用“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的有效举措上,用好志愿者、村民群体,将群众呼声较高的生活用品纳入“爱心超市”采购清单,把“爱心超市”作为助推乡村建设、提升群众素质的重要抓手,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移风易俗工作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