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1 2024年1月25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票据”服务“大民生”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 通讯员 沙存玲)“现在打印报销凭证都是自助的,省去了排队等待的时间,实在太方便了。”家住大通县桥头镇的居民王敏珍说。近年来,大通县以服务民生为聚焦点,将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电子票据改革作为干事创业的着力点,实现了患者从就医挂号、就诊、缴费到存取票据的全闭环电子化管理,打通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智慧医疗的便利。

2023年,大通县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启动医疗电子票据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全县3家县级公立医院、县妇幼保健院、27家乡镇卫生院和1家社区服务中心门急诊电子票据均已上线运行。群众可自行打印报销凭证,从根本上杜绝票据丢失、繁琐拿票的问题,简化票据的保存与管理程序,降低群众办事成本,让患者通过指尖取票,解决群众“就医难、缴费烦、报销慢”的问题,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腿”。

同时,县医疗电子票据系统的全面上线,实现了医疗票据电子化和无纸化,减轻医院人工窗口工作压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医疗机构服务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是以“便民利民”为核心理念,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效能的积极探索。该县将继续督促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加大工作人员对电子发票系统的使用培训力度,以培训促提升、以培训促落实、以培训促发展,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电子票据规范使用工作,让医疗电子票据改革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