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4年1月26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银行
为青海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支持

本报记者 一丁

时光飞逝,业绩不朽。

打开2023年青海银行发展画卷,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快速发展的清晰脉络:2023年全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720.21亿元、同比多投放184.32亿元;“青行优客贷”累计发放14万笔、金额94.55亿元,余额64.5亿元,较年初新增47.34亿元;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15亿元,所筹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产业“四地”建设;连续15年荣获“青海企业50强”,荣获“铁马——最具社会责任中小银行”荣誉称号。

一个个较快增速的数据,彰显着青海银行着力服务实体经济,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为全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高质量的金融支持。

党建引领强信心

旗帜鲜明抓实干

过去的一年,青海银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营工作高质量发展,把服务青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

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抓学习、“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建立健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金融管理与监管政策执行落地机制,修订完善行党委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 ”决策事项清单,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复杂问题决策前调研评估论证机制,推动行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更加制度化、具体化、程序化。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六个一”要求,扎实开展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定期听取并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制定实施《青海银行基层党支部党建基础工作标准化实操手册》,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召开党员座谈会,广泛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党内组织生活的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氛围更加浓厚;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制定政治监督清单、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建立全行党员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廉政档案,从严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做深做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定期听取行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和述责述廉报告,严肃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谈心谈话及各类谈心谈话,广泛开展巡察“回头看”,多形式、多载体开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持续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信贷投放有力度

助企暖企更贴心

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青海银行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守“立足区域经济、面向中小企业、倾情城乡居民”市场定位,紧扣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回归本源、深耕本土、服务本地,开展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经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质量金融服务。

围绕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建设、先进制造、绿色转型、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青海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优化调整信贷结构,2023年全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720.21亿元,同比多投放184.32亿元。截至2023年底,投向“四地”领域贷款余额31.37亿元,较年初新增2.92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42.37亿元,较年初新增7.77亿元;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93亿元,较年初新增3.3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5.98亿元,较年初新增12.77亿元,以上贷款增速均超过全部贷款平均增速;扎实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共走访名单内客户3469户,累计发放贷款137.83亿元。

金融产品多样化 金融服务更提升

客户有需求,银行有行动。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青海银行制定实施《青海银行数字化转型规划(2022—2025年)》,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扎实做实做好全员营销,全力推动“青行优客贷”“青行兴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持续放量。

“青行优客贷”累计发放14万笔、金额94.55亿元,余额64.5亿元,较年初新增47.34亿元,大幅增长276%,已成为青海银行支持扩大内需战略的拳头产品;“青行兴农贷”累计发放 1.43万笔、金额20.99 亿元,余额 11.19亿元,较年初新增4.03亿元,增长56.28%;持续加大金融创新,推出“青行商户贷”“个人存单质押循环贷”“新市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成功上线“青行支付”云缴费系统、藏文版手机银行,有效满足了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15亿元,所筹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产业“四地”建设;循化县支行开业运营,海东6县区实现机构全覆盖,金融服务半径持续扩大;全年累计为实体经济、城乡群众减费让利2.24亿元,其中通过存量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调整减费让利 1.73亿元,为普惠性小微企业减免利息支出663.9万元。

队伍建设更过硬 工作能力更加强

金融队伍要纯洁、专业、具备战斗力。

青海银行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2023年共选拔提任中层管理人员31人,其中由基层负责人、一般员工提任16人,市场化引进专业人才8人。截至2023年底,青海银行中层管理干部中,“80后”占49.56%,“90后”占9.73%,女性干部占37.17%,干部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青海银行还研究制定特殊人才、专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健全职工考取学历、职称激励机制,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职工达到45人;持续加强党员干部职工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党务知识、公司治理、信贷业务、客户拓展、风险防控等各类培训班37期,累计参训人员5350人次,不断提升了全行员工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闻战歌而行,山海不以为远;乘攻势而上,朝夕不以为限。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青海银行将围绕党中央、省委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要求,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设立绿色信贷项目中心,筹建更多绿色支行,立足青海开展差异化经营、推动特色化发展,全力打造“小微企业伙伴银行”“城乡群众贴心银行”“数字金融特色银行”品牌,走出一条本土化、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