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4年1月29日
迎接全市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和西宁舰”
一舰与一城奏响双拥新赞歌

1月10日,西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拥军企业相关负责人来到青岛市某军港看望慰问西宁水舰全体官兵,向他们送去第二故乡人民的问候和祝福。

“这是青海的草骠羊肉”“这是牛肉干”“这是青稞挂面”……军舰的甲板上,整齐摆放着承载了第二故乡人民深情厚谊的慰问品。

西宁市与西宁舰,一艘海上舰、一座高原城,因为相同的名字,虽相隔2000公里,却被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相连、相互挂念。

开创西宁市深化军民共建的新篇章

西宁市,青海省省会,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西宁舰是人民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两者有何关联?这要从1986年说起。

1986年8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刘华清、政委李耀文将北海舰队海军051D型导弹驱逐舰(舷号108)命名为“西宁舰”。2013年12月,西宁市委、市政府向海军提出继续命名的请示。2017年1月,新型导弹护卫舰(舷号117)“西宁舰”入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此开创西宁市深化军民共建的新篇章。

西宁舰与“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同频共振

西宁舰入列以来,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航迹遍布两大洲两大洋,访问7国8港,安全航行6.7万余海里,出色完成了海上维权、远洋护航、中外联演等多项重大任务,创造了人民海军史上多个首次和第一,多次被北部战区表彰为“奋斗新时代先进党委班子”“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四铁’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充分展示了人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西宁是一座有着光荣双拥传统的城市,一直以来,军地各级牢固树立军民融合发展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扎实推进双拥工作深入发展,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我市紧扣新时代发展脉搏着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先后3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高原“无废模式”走在西部前列……每当取得优异成绩,舰市双方都会第一时间给彼此送去慰问信、祝贺信。

因为相同的名字,相隔2000公里的城市与战舰被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连接,朝着各自奋进的方向携手共谱新篇章、共赴新航程。

西宁市委、市政府授予西宁舰官兵“荣誉市民”称号。市委、市政府和西宁警备区相关人员曾先后3次走访慰问西宁舰,按照西宁舰官兵的实际需求送去了价值近500万元慰问物品,接待西宁舰官兵及家属来宁互访,开展了送《西路军精神》进舰队宣讲等活动。

多年来,西宁舰始终与“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同频共振,定期采购西宁市扶贫产品,将牦牛肉、藏羊肉等摆上餐桌,助力家乡增收双促进。作为西宁市流动的“市土”,西宁舰入列以来,先后访问7国8港,其间,广泛宣传西宁市良好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将西宁“幸福之城”的美誉播撒到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西宁舰依次检阅多国海军部队那一天,西宁舰迎来高光时刻。

全舰官兵与西宁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哇!西宁舰好炫酷、好威武!”“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海军战士!” 以城市命名的战舰,是流动的国土,是城市的名片,也是这座城市独特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据了解,我市利用城舰互动资源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向学生播放西宁舰训练、执行任务的画面。学生们被蔚蓝的大海、威武的军舰吸引,在心中种下国防的种子。

“西宁市与西宁舰将拓展共建领域,当好坚强后盾,温暖海疆卫士,让浪花白映照拥军红,不断续写城舰共建崭新篇章。”西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方得红说。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双拥工作,社会化拥军优待项目已扩大到45大类450项,连续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军民鱼水深情一脉传承,西宁舰把全舰官兵与西宁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连接军地的桥梁和纽带,一舰与一城奏响双拥新赞歌。

(记者 王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