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极不平凡、极具挑战。
这一年,我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铁海联运“西宁号”班列首发开行,“西宁造”太阳能电池组件、PVC、多晶硅半导体、地毯等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这一年,我市不断增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巩固提升兰西城市群建设极核城市作用,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业错位互补、创新体系协同高效、对外开放协同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这一年,我市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开展产业合作、促进资源互补、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形成“宁宁协作”升级版。
……
新的一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紧扣五个中心城市定位,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立足青海、放眼全国,奋力建设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承载城市,扛牢省会担当,作出省会贡献,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高质量建设 承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心城市
连线部门: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西宁战略部署“承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建设,必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战略,承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东西部协作和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奋力建设承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
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打造新格局!在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西宁蹄疾步稳,勇毅笃行。西宁以全域共兴发展思维,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务实交流,开展互惠合作,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西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河湟文旅产业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宁不断增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巩固提升兰西城市群建设极核城市作用,引领带动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共同谋划推进重点共建任务,搭建发展载体,推进交界地区组团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业错位互补、创新体系协同高效、对外开放协同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开展产业合作、促进资源互补、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形成“宁宁协作”升级版。加强与周边省区的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整合配置资源,增强发展能力,提升综合实力。
西宁有效拓展投资发展空间,紧盯先进制造业、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节能降碳、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投向,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夯实区域协调发展项目储备库。目前,已积极协调兰州市联合申报,并成功入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等。
按照“五个中心城市”战略部署,西宁将围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以及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深入推进民生服务一体化等谋划项目,提供高质量项目支撑,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以实际工作成效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推进项目建设 全面提升城乡面貌
连线部门:西宁市城乡建设局
承接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西宁是承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意味着西宁要自觉担起首位责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按照国家扩大内需、主体功能区战略部署,西宁聚力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在打造高原城市高品质生活新标杆上显担当、有作为。“大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科学有序推动地下管线提升改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这是西宁承载国家战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增强省会城市服务功能,构建高质量发展城市格局的重要抓手。
打造中心标杆城市,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市城乡建设局将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深度挖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发展潜能,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上持续发力,构建“东西快、南北畅、节点通”内外高效衔接的城市路网格局,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城市精细化治理,接续实施雨污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点对点治理“道路病害”,进一步提升市政设施安全运行能力,以绣花功夫焕发城市之美。同时,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加大对外开放 向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步迈进
连线部门:西宁市商务局
西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聚焦产业“四地”建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加快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铁海联运“西宁号”班列首发开行,中欧班列和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西宁造”太阳能电池组件、PVC、多晶硅半导体、地毯等走出高原,走向世界……西宁积极融入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畅通“走出去”“引进来”双向通道。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7.6%,约占全省比重80%,有外贸进出口业绩的企业126家,较上年增加37家,高质量发展新空间进一步拓展。
在崭新发展的大时代,西宁以更为宽广博大的视野,构建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先后与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6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
建成全省唯一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西宁综保区、城西区、城东区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营,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进出口的稳定器;提升通关服务效能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青字号”产品走出去,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魅力不断释放。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六大经济走廊”,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高效运行西宁综合保税区、加快西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西宁口岸建设、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持续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宁将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奋力建设承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向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