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走在前作表率的攻坚之年,城东区将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扛牢责任、真抓实干,不断推进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聚力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和美丽繁荣新东区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省之大要”,深度融入生态文明高地中心城市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工作,加强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治管控,强化土壤保护和防治力度,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行动。
常态化、机制化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做好城区绿化提升改造,深入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行动。持续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严控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紧盯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机遇,持续在以“四新”为重点的产业发展体系上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把商贸物流业作为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整合提升传统批发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持续扩大“城东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产业规模,不断培植壮大现代商贸物流企业。
发挥区域优势及旅游特色,坚定实施“文旅+”战略,积极培育与夜经济融合发展的消费体系,借助东区多民族融合发展特色,深入挖掘传统风味菜肴和特色美食,加大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推进文商旅融合、全域发展。
依托医疗资源优势,在全市打造高原康养之都上先行先试,深化区域内医疗机构合作,布局发展银发经济新业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实施29个老旧小区4765套住宅本体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加大市政设施、道路隐患、城市自建房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增强城区功能、优化城区形象、提高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 强化经济发展有力支撑
立足全区资源禀赋,吃透最新政策,把准投资方向——
始终与“五个中心城市”、兰西城市群等国家政策导向、省市战略部署、各类规划紧密衔接,规划论证一批与现有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重点项目,谋划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项目储备库。
立足优势谋划全局,瞄准目标主动出击,在项目招引上提质量、求突破,吸引更多资金、人才、项目、企业等各类要素在东区集聚集成。
落实好县级领导包联、专班推进等机制,对标项目所需,排出时间表、任务书、作战图,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不断释放发展动力活力
解放思想、深化认识,认清形势、统筹安排,持续增强改革的定力、韧劲——
坚持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在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扩大内需、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拿出实招硬招,确保各项改革措施与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重点承接领域的改革事项,以重要任务和关键性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
抓实抓好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出一批具有东区特色的自主创新改革事项,集中力量推进一批牵引力强、综合性强的重要改革,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东区经验”“东区模式”。
坚持为民服务宗旨 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继续组织实施好各类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各族群众——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解决好城市管理力度和温度的问题。
强化帮扶济困措施,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力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细化就业优先一揽子政策,千方百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少”问题,继续高质量办好“爱老幸福食堂”,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稳步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持续推动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深入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和专科联盟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顺应群众期盼,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大力推进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巩固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成果,推进新一轮“双拥模范区”创建工作。
坚持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有形有感有效——
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十项行动”,扎实推进“中华文化符号”构建行动,持续深化“石榴籽家园”建设,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充分挖掘总结全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发展经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城东区故事。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践行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推动宗教事务“一核多元共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坚持守牢安全底线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重大风浪考验——
认真全面落实省委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部署和市委深化平安西宁建设“十大专项行动”要求,持续做好“四级巡防”“平安守望”“快反处突”等治安巡防工作,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发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健全接访下访、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全力推动平安东区建设提档升级。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面向未来,城东区将提振信心、鼓足干劲,扛牢责任、真抓实干,奋力在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