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4年2月3日
聚焦全市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扛牢“首善”之责 践行“首善”标准
市人大代表、城中区委副书记、区长 石林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深切感受到,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振奋人心,报告中“走在前作表率”“生态文明高地”“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等一个个年度热词,充分体现了西宁扛牢责任、真抓实干的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西宁承压而上、克难前进的奋进姿态,充分体现了西宁牢记宗旨、坚守初心的为民情怀。总体来说,政府工作报告反映各方期待、凝聚各方共识,是一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报告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贯穿了“新思想”。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部署,充分体现了深入的政治思考、高远的政治站位、强烈的政治担当,为我们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走在前作表率凝聚了发展共识、提供了实施路径。

二是践行了“新要求”。报告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对西宁“省会城市”的总体要求,立足“五个中心城市”定位,紧扣扛牢“五个首位责任”,安排部署了巩固绿色生态本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等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并将宏观性任务具体化、项目化、指标化,充分体现市政府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

三是彰显了“新担当”。报告坚持人民立场,紧扣民生主线,用就业保障人数、城乡居民收入、新增学位数量等一组组数据,表明市政府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切实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特别是获评全国10个养老工作成效明显城市之一,成功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市和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体现出省会城市深厚的为民初心。

四是明确了“新标准”。报告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要求各级政府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切实践行了新时代政府建设总要求,体现了把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毅力。

城中区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将扛牢“首善”之责,践行“首善”标准,把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市两会精神作为工作要务,把宏伟蓝图分解为每季度、每个月的工作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不断推动城中区在“走在前作表率”上更进一步,突出做好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筑牢绿色生态本底。始终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慎终如始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通报问题整改。强化“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两年内完成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整改任务。落实“林(草)长+公检法”协作机制,推动生态综合开发建设项目、高标准网围栏建设项目落地见效,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理念广泛传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二是聚力招商引资工程,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转变,吸引内地“新质生产力”头部企业分公司落户中区,盘活闲置办公楼宇面积不少于6万平方米。扎实推进辖区高压直流充电桩、自媒体直播带货、老街游等产业迸发活力,力争EGO-PARK主题购物公园、麒麟名都·香港东荟城奥特莱斯等项目投入运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发展能级。

三是聚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紧紧围绕“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以“每月一地”工作调度为抓手,配合南川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光伏、锂电产业,积极培育区属支柱产业,布局“新赛道”、抢占“制高点”,加快构建具有中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好化债与扩大投资的关系,以“六抓一控”为抓手,争取实现项目储备“双百”目标,即谋划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投资超100亿元。扎实推动春晖小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等58个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四是聚力社会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价值取向,切实将“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扎实落实“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发挥“全科网格”和“邻里牵手”微信群优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工作先行先试,加快沈家寨学校、阳光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先行示范校建设。推进健康中区建设,充分发挥城中区人民医院阵地作用,配合实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红十字医院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徐顺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