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2 2024年2月3日
聚焦全市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法院共 审结各类案件92710件

本报讯(记者 徐顺凯)2月2日下午,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韩忠义作了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202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2994件,审结92710件,分别占全省法院的52.6%和51.3%,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9%。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11096件,审结9824件,分别占全省中级法院的64.2%和63.5%,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7.8%。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546件,判处罪犯3055人。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坚决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重拳出击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严重暴力、“盗抢骗”“涉枪涉爆”等犯罪案件530件689人,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审结职务犯罪案件75件,其中,厅级4人,处级14人。深入推进“全民反诈”,审结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案件97件329人,审结养老诈骗案件5件12人,坚决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安全。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适用非监禁刑998人,办结减刑、假释案件1205件。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树牢“如我在诉”理念,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4794件,切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强化“小案不小办”,审结教育、医疗、就业、物业等民生领域案件2469件,减缓免交诉讼费用31.1万元,落实司法救助金108.4万元,织密织牢民生司法保障网。完善劳动争议快速处理机制,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案件5796件,帮助群众讨回“血汗钱”。坚持多调少判柔性司法,审结婚姻家庭案件6028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8份,维护家庭关系和谐稳定。城中、大通法院将心理疏导贯穿审判全过程,打好家事纠纷化解的“情感牌”。优化“天平护蕾”机制,依法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3件,落实社会调查报告、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确保未成年人权益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依法参与平安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集中攻坚“谈某某”等涉黑涉恶案件3件33人,坚决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加强涉诉信访化解,完善有信必复工作机制,研究制定《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工作办法》《涉法涉诉“有信必复马上办”工作细则》,实际化解信访矛盾279件。深度挖掘个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类案发生的普遍性规律,发出司法建议62份,推动解决社会治理中的漏洞短板。强化人民法庭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17个人民法庭受理案件19886件,审结18612件,案件量占全市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总数的36.8%。

上一篇  下一篇